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2×8=16分)1“永嘉(307-313年)之乱”和“靖康(1126-1127年)之变”时,我国北方人口两次大量南迁。永嘉、靖康分别是哪两个王朝的年号A、西汉、东汉B、西晋、东晋C北宋、南宋D、西晋、北宋2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上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A、诸侯争霸的局面B、“百家争鸣”的局面C、“钟鼓之乐”盛行的局面D、各国相继变法的局面3、《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写文章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论语》面世C、唐朝,人们走在赵州桥上D、明朝,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4、、“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最主要是因为A、有了马克思政党的领导B、中国革命有了光明的前途C、国共合作,壮大了革命力量D、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5、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区别是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②主力军发生重大变化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6、导致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A、政府和议会已瘫痪B、社会生活受到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C、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D、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的核心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实质是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国家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8、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A、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D、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二、材料阅读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张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他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1931年9月22日)9、材料一中,日本为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2分)联系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说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10·依据材料二,说说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2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蒋介石采取这一态度和行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材料一: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此基础上,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友好合作。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直接军费开支及物质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材料三: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强调,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要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使战争悲剧不再重演,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请回答:1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什么作用?(2分)1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归纳二战结束至今的60年间,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至少写出两方面的因素)(2分)13、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分)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布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示。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上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