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七)(限时:40分钟)1.(2015·全国卷Ⅰ)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法进行计数。(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解析】(1)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因此油脂通常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不易挥发的物质大多采用萃取法进行提取,水蒸气蒸馏法一般用来提取易挥发的物质。(2)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能利用脂肪(油脂)作为碳源,所以在制备选择微生物B的培养基时,应将油脂作为唯一的碳源。(3)用显微镜直接对微生物进行计数,需要用血细胞计数板。如果对活菌进行计数,则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平板,培养后统计菌落数目,然后计算出活菌数量。(4)降解等量的油脂,需要的酶量越多,说明此温度下的酶的活力越小。所以三种温度中45℃下酶的活力最小。从三种温度下的实验结果可知,40℃下酶的活力最大,所以要想测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该温度设计不同温度梯度,进行后续实验。【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萃取法(2)油脂(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45402“”.受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的启发,屠呦呦采用低温提取的方法,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对热不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青蒿素的提取________(“”“”填适宜或不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屠呦呦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青蒿素,其提取流程与胡萝卜素的提取具有相似之处。在用乙醚浸泡提取前,要对黄花素茎叶进行________和干燥,以提高萃取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________和干燥时间,以防止________。(3)“青蒿素是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这一实例表明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青蒿素还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它能诱导多种癌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________的过程。【解析】(1)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青蒿素不易挥发,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且对热不稳定,所以水蒸气蒸馏法不适用提取青蒿素。(2)由于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并且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干燥,以提高萃取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防止青蒿素分解。(3)“”从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这一实例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1)不宜青蒿素不易挥发,且对热不稳定(2)粉碎干燥温度青蒿素分解(3)直接基因自动结束生命3.(2013·全国卷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