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透视)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城市与经济城市与经济真题1.(年高考·海南卷·第11、12题·6分)“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1—)(2)题。(1“”)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试题分析】“该题通过提供黄土高原XX”川的文字材料和《现代汉语的词典》的文字材料考查地形、河“流对聚落影响。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不同时期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城市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依然是年高考的主要考查内容,从命题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区域图的形式切入,通过对区域城市分布特点的阅读,分析地形、交通等对城市形成考点1城市区位与发展的影响,二是提供与城市相关的资料数据,如城市人口、经济要素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考查城市特点及区位特点,有一定的综合性。由此推断本考点在命题形式上信息呈现的方式多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等形式呈现,更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可以选择题,也可以综合题形式出现。【答案】(1)D(2)C真题2.(年高考·浙江卷·第6题·4分)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图2)。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下题。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下图(图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A.①③B.②⑦C.④⑧D.⑤⑥【试题分析】“”该题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为载体,考查土地利用类型,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中等地价。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城市土地利用与主要功能区,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基本知识、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预测考点2城市功能分区年高考仍会以示意图为载体对本考点进行考查,如:(1)以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及原因、开发和保护城市环境等问题。(2)以产业结构布局、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城市内涝(热岛等)问题为背景,结合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考查工业区、住宅区等功能区的特征及分布原因和城市问题成因及对策。【答案】B真题3.(年高考·广东卷·第9题·4分)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城市群城市首位度2008年2011年京津冀城市群1.621.52长三角城市群2.352.20珠三角城市群1.931.23辽中南城市群1.321.21A.北京B.上海C.广州D.沈阳【试题分析】该题是以城市首位度含义为切入点,以表格资料为载体,考查首位城市的集聚效应,理解“”“城市首位度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城市首位度数值越大,表示核心首位城市垄断”资源程度越大,对区域城市均衡化发展不利。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该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区域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和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大城市、城市群相继出现,城市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做好区域城市化的统筹发展依然是年高考关注的热点。预测今后高考在本考点中的命题方向:以各种统计图表、示意图、文字材料为背景,结合我国城市群、城市带的规划、发展考查不考点3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区域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内容。【答案】C1.城市区位(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