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古诗三首古诗三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知诗人,解诗题(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曾于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遭到大官僚的反对,没几年就被罢官了。后来又被重新任命为宰相。这首诗是他再次上任离开家乡金陵,路过京口,停留在瓜洲时写的。王安石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创作时间**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即第二次要他即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上京赴任途中到瓜洲时的心情。bó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jian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注释】1.泊船:停船靠岸。2.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3.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4.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5.数重:几层。6.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7.何时:什么时候。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山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与瓜洲之间不过一水之遥,与钟山也只有几山之隔。明诗意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明诗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哎!和煦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陪着我一起回家呢?泊船瓜洲春天的美丽景色不禁勾起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想想不远处就是自己的家乡,真是几多感慨。试问:天上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返回家乡?全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比:比:““绿绿、到、过、满、到、过、满””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古诗小擂台古诗小擂台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明月: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蕴涵着团圆之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交流与讨论1.这首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景。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2.诗人想干什么?他的家乡在哪儿?返回3.面对明月,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bó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jian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简介**张籍(767—830)唐诗人。字文昌,江苏苏州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帮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帮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秋思[唐]张籍(jí)洛阳城里见秋风,jiàn欲作家书意万重。chónɡ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行人:此处指送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