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政策如何摸得着?稿件来源:中国就业网发布日期:2014-05-27字体大小:【大】【中】【小】最近,安徽女大学生李婉辞职创业,卖烤猪蹄月赚十万元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个“就业难”的毕业季,无论是北大硕士卖米粉,还是安徽大学生卖猪蹄,大学生创业的新闻都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在1%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国家和高校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专家指出,目前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能否真正落地最重要,有关政府和部门应加强宣传和服务,让大学生切实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利好。政策鼓励:4年扶持80万大学生创业5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将实施新一轮创业引领计划。初步内容是用4年的时间,也就是从2014年到2017年,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创业服务,来扶持我国80万以上的大学生能够实现创业。在这个毕业季,大学生创业的话题又成为全国和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除了新一轮创业引领计划,今年,还有一项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引人注目: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比较可行的是开网店。”北京市西城区高级职业指导师刘苏安解释说,“开网店避免了租房,需要的人手也不是很多,对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也较低。现在大学生掌握起来比较熟练,做的也比较多。”而根据麦可思即将发布的《2014就业蓝皮书》最新披露,中国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持续增长,2013届达到2.3%,可见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社会支持:培训比赛实践“一条龙”服务据了解,除了政策的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对于大学生创业也给予了很多帮助。从高校层面来讲,不少高校都开设有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据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孙长林介绍,北京科技大学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在创业氛围营造、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创业课程、创业讲座、创业实践基地、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夏令营、创业主题团日、创业精英班、创业苗圃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帮助。一些高校的科技园也能为学生的优秀项目进行孵化,提供场地、资金、培训等支持。从社会层面来看,如今很多企业都开办创新创业大赛,对于一些优秀团队和项目,他们可以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创业辅导。IDG资本合伙人李丰介绍,目前社会上的创业大赛大致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想法为主,比赛多是围绕商业模式或者商业计划书来展开;还有一种需要参与者实地去操作,不是有一个想法就可以,表现突出者或可以直接拿到大额投资。此外,还有一些孵化器机构或者联系创业者和投资机构的平台,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方面的帮助。面临问题:帮扶政策形式化难享受不过,人社部部长信长星也表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只有1%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数据也显示,高校越知名、学历层次越高,创业的比例越低。一项针对1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调查发现,除了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其他8所高校的创业率均不到1%。而长期以来,专科生的创业比例要大于本科生。“国内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刘苏安解释,“第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帮扶的具体措施还不是很充足,不少政策比较形式化,实际操作有难度,在申请过程中学生就望而却步了;第二,目前创业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包括人力成本、场地租金等,这对一般大学生来讲负担比较大,很多学生只是空想一下;第三,我们的教育没有让大学生能很快融入社会,大学生在创业心理、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准备都是不足的。”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部分政策在落实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很多学生不能享受到优惠政策。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小刘告诉记者,他在刚创业时曾接触过一些优惠政策方面的信息,但了解到申请过程全办下来可能要一年多的时间,只得作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