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来宾市忻城县思练小学蓝美福内容摘要: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的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讲述本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识字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关键词:识字教学识字方法识字能力MS-EEPO人生聪明识字始,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的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其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事语文教学13年以来,虽然有多次机会从事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但细细回忆起来,每一届的识字教学方法都不尽相同。今年我又有幸担任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教法还是与以往有所不同,特别是参加了EEPO有效教学培训以后,我主要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指导思想结合MS-EEPO有效教学的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进行教学设计,以下谈谈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识字教学。1、自主合作学习。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让孩子们自主读文,在读的过程当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在字的下面打点作标记,读完全文,同桌或前后桌互相合作学习,向对方请教自己不会读的字。一年级的孩子都是非常好表现的,认识到更多的字就能当“小老师”,能当别人的老师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这样孩子们不但在互助中认识到更多的字,更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与求知欲望。2、随机分配任务,让被动变为主动。有时我会把生字卡片随意发给一些孩子,每人一张卡,不管这些孩子是否会读卡片上的生字,不懂的孩子可以向自己的同桌或者自己认为可以帮助自己的同学请教,然后给与他们一些时间交流、讨论,让孩子们互相关注、关照、倾听,最后给孩子们表现的机会。展示的时候,可以领大家读准字音,也可以告诉大家字的结构、偏旁、笔顺、组词、字义及自己识字方法等,不需要面面俱到,想告诉大家哪方面的知识都可以,拿卡片的孩子展示后,其他孩子可以进行补充。在这样的学习中,构建了多向度教学平台,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互换,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知识性,发挥了孩子们的个性,为孩子们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有了这样宽松的学习范围消除了孩子们的胆怯心理,每次发卡片的时候,一只只小手总是争先恐后地举起来,都希望自己有幸表达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那积极的学习热情是多么的高涨3、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培养孩子们识字能力。在孩子们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时,我会根据一些实际情况随机强调字音,逐步向孩子们渗透各种识字方法,例如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归类识字、猜谜语、动作演示”等方法帮助孩子们识字。例如在教学“聪”字时编了这样的儿歌识记“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教学“眨”时,让孩子们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形声字的特点一般是形旁标意,声旁标音。如教学“清”、“请”、“晴”、“蜻”一组形声字时,孩子们在对基本字“青”的字音字形掌握的情况下,我会告诉孩子们有三点水的是“清”,河水清清与水有关;有言字旁的是“请”,表示请人做事要说话;有日字旁的是“晴”,表示太阳出来天气晴;有虫字旁的是“蜻”,表示蜻蜓是昆虫。让孩子们掌握一些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4、随文识字,学以致用。一年级语文教材几乎每课都配有图画,先识图,从图中引出语言,再从语言中引出生字,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创设语言环境,再借助语言环境指导学生学习生字,于是我把观察——读文——识字——解义溶为一体,让孩子们明白理解词义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联系语言环境进行理解,让孩子们能在语言环境中学字、学词、学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例如学习“准备”一词,通过读文中句子识记或造句识记:“我们准备回家了。”“小松鼠准备种松果。”“鸭先生准备清扫小路。”“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