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目的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实验方案选项CD目的证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方案答案B制备乙酸乙酯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至溶液变为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AgNO3过量,加入KI溶液,过量的Ag+与I-反应,产生黄色沉淀,无法证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实验中酸的浓度不同、金属种类不同,有2个变量,不能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故选B。2.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Al和氯气通过下列装置制备。已知A中产生的氯气混有少许HCl和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剂瓶B、C、F中分别盛饱和NaHCO3、浓硫酸、浓硫酸B.氯化铝产品最后在装置E中收集C.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D中酒精灯D.装置F和G可用盛无水CaCl2的干燥管替换答案B分析题给实验装置图可知,A装置制取的Cl2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先通过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C中浓硫酸干燥,Cl2与Al在D装置中反应制得AlCl3,F中浓硫酸可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中,A项错误;AlCl3易升华,在E中冷凝收集,B项正确;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中酒精灯,用生成的Cl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再点燃D中酒精灯,C项错误;装置G用于吸收尾气中未反应的Cl2,无水CaCl2不能吸收Cl2,D项错误。3.下列由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可能含NH4+B将金属钠置于燃烧匙中,点燃后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继续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分液,向下层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静置时,上层溶液显紫红色;向下层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FeCl3与KI的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D往新制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新制氯水显酸性且具有氧化性答案C因用的是NaOH稀溶液,则需要加热NH3才能逸出,故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H4+,A项正确;该反应中CO2转化为C,C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CO2具有氧化性,B项正确;现Fe3+过量,要证明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需证明体系中存在I-,而题述实验现象,不能证明I-存在,C项错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先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溶液后褪色,说明新制氯水显酸性且具有氧化性,D项正确。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A证明硝酸钾的焰色为紫色蘸有硝酸钾样品的玻璃棒在煤气灯焰上灼烧,观察焰色B证明氯化铵遇水吸热向氯化铵中加少量水,观察现象并用手碰触试管外壁C配制200mL0.1mol/L的CuSO4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0gCuSO4·5H2OD检验硝酸厂附近空气中是否含有NO2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气样品慢慢推入盛有石蕊溶液的同一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答案B观察钾的焰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且不能用玻璃棒,A项错误;氯化铵遇水之后吸热,温度下降,用手碰触试管外壁,会感觉发冷,B项正确;配制200mL0.1mol/L的CuSO4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故需要称取CuSO4·5H2O的质量为0.025mol×250g/mol≈6.3g,C项错误;硝酸有强挥发性,硝酸厂附近的空气中会混有硝酸,会干扰二氧化氮的检验,D项错误。5.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设计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验证吸氧腐蚀钠的燃烧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实验装置答案B挥发出来的溴和AgNO3溶液反应也会产生淡黄色沉淀,不能验证有HBr生成,A错误;若发生吸氧腐蚀,则导管中的液体会上升,B正确;不能放在玻璃表面皿上加热,应在坩埚中进行,C错误;水和苯不相溶,应用分液的方式分离,D错误。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结论A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01mol/LH2C2O4溶液2mL,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01mol/LH2C2O4溶液4mL,第一支试管中褪色时间长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HClO溶液、0.1mol/LHF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HClO的酸性小于HFC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