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总结20XX年,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以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和法律援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恪守“主动、有为、有效”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窗口建设及便民利民服务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法律援助公众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升法律援助报务层次,有力推进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向前发展。今年援助中心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68件,其中民事案件144件,刑事案件124件;法律援助服务大厅接待来访群众675批次,共1300人;法律援助热线接听来电356个,时长1421分钟。一、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增强法律援助办案公信力一是推行疑案研讨制度。对于本辖区内疑难案件、有较大争议、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组织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经验丰富的社会律师、法律工作者进行研究讨论,今年已组织了李某婚姻财产纠纷(涉及婚外情)、周某山林权属纠纷、淮川和美佳乐生猪屠宰场行政赔偿纠纷等5起疑难案件的研讨会议,均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完善配合协作机制。继续加强与公检法、鉴定机构、民政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调,降低援助成本,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快援助案件的办理进程。三是实行听庭回访制度。采取电话跟踪、工作人员跟同办案、审查案件归档材料、征求意见反馈、机关干部和科室主任不定期听庭等多种方式对援助律师办案进度和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四是建立简易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出台了《XX县区司法局关于简易民事法律援助事项快速办理机制(试行)》文件,指导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简易民事案件快速办理工作。二、加强法律援助工作阵地建设,充实法律援助基层力量今年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站点格局建设力度,在辖区内5个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全部加挂法律援助工作站牌。落实了站点负责人和联络员,工作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全部上墙。三、深入实施便民工程,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贡献力一是扩展援助覆盖面,适应群众需求。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第1页共4页工亡的案件,简化审查程序,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原则。同时,根据有关规定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医患纠纷、家庭暴力等案件纳入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二是规范两大窗口建设,提供优质咨询。今年择优调配18位爱岗敬业、素质全面、业务精良的律师、法律工作者从事“”热线值班接线工作。在服务大厅实行每周一至周五领导干部带头值班和律师坐班制,确保来电来访群众咨询质量,全力将两大窗口打造成为服务民生的便利平台,实行窗口咨询、案件受理、审查、指派“一站式”服务。四、开展专项宣传服务,提高法律援助服务亲和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开展“法援苍生,与您同行”法律援助系列宣传和服务活动及全市法律援助工作情况调研。一是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扩大范围、减低门槛,优先受理、快速承办,切实保障讨薪法律援助案件的工作效率。活动开展至今,共接待农民工讨薪法律咨询136人次,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34件,讨得欠薪34.88万元。二是关爱妇女儿童法律援助送温情活动。对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援助案件放宽申请条件,优先办理,创新服务。对行动不便、有特殊困难的老弱妇女和未成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指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女律师和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活动开展至今,共接待妇女法律咨询321人次,办理妇女、未成年人案件145件。三是法律援助守护夕阳红活动。设立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老年人拓宽申请渠道,简化审查程序,快速办理,尽力用劝导、调解等非诉讼的方式办理涉及老年人的家庭纠纷案件,促进家庭和睦。活动开展至今,共接待老年人咨询143人次,办理老年人案件43件。四是法律援助专题调研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法律援助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20个乡镇(街道)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和5个律师事务所、9个法律服务所,走访了XX县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劳动、民政和妇联、残联等市直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律师、法律工作者专题座谈会,设计调查放问卷三类,总计发放3500份,收回3369份,收回问卷占调研发放问卷的96%,电话访谈近三年典型案例的受援对象150名和200名普通民众。现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