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监事会工作的思考监事会强化监督职能的思考监事会作为各级供销社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年来的运转成效来看,监事会制度是行之有效、先进科学的监管制度,对防范风险、促进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要看到,监事会制度在实践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完善,不断探索创新,从现有共性问题出发,提出相关建议及意见,促进监事会职能有效履行,监督管理体系得以更加完善。一、监事会强化监管职能的工作实践近年来,XX县区供销社监事会围绕理事会中心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能,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一是组织机构建设稳步推进。20XX年XX县区社成立了监事会办公室作为开展具体监事工作的机构,明确了职责,制定了工作制度。二是结合推进基层社改造,加强了对社有企业资产处置和盘活闲置资产的监督。先后完成了对农产品公司、农资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和基层社改造工程的检查摸底,同时实施了对日用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等项目建设和养老金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督,对补贴资金分配、发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三是加大了对企业、基层社的财务和资产租赁收入的检查审计,与业务、财务等股市联合,重点对基层社财务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租赁合同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审计。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监督其整改落实,从而有效规范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化解了廉政风险,筑牢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防线。二、监事会监管职能存在的问题(一)监事参与决策过程难以保证有效性监事会权力内容的匮乏,加之履职的难以保证,决定了参与决策的难度,在实际业务经营过程中,监事无法对全部内容做到监督全覆盖,势必产生了监督“空白区”。例如:监事会对理事会成员以及经营管理层人员的监督,属于事后审计监督范畴,监督效果不明显。(二)监事履职缺乏相应专业知识第1页共3页监事会建设时间不长,针对监事履职的资质没有进行明确,特别是相关指标的量化较为缺乏,这造成监事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大部分监事很少参与企业运营和决策过程的监督,导致其难以了解财务运营和业务开展状况,与经营管理层形成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也加大了其监督的难度。(三)是监督检查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不够,在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作用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二、在新时期下健全完善监事会建设一个履职到位、运转良好、高效合理的监事会,应该是环环相扣,有效制约。从监督效果来看,监督体系的建设既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滴水不漏,抓住主要矛盾,保证整体企业健康发展的主方向,推进实现监督职能的全面化,是当前监事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探索建立“连带责任”监督机制。促进监事会监督职能的长效发挥,必须建立在内部合规、循环监督的基础上,即要有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利益相关、权责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对监督者进行监督的制度,使监督者也处于被监督之下。确立监事成员之间的连带责任,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衡,确保监督责任进一步量化,做到可检测、可考核、可激励。(二)基于业务经营层次上的监管创新。通过持续开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非现场分析、专题调研等工作,深入了解各单位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交流部门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加强与审计稽核、风险管理、合规管理、财务会计、信贷管理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有针对性地向决策层、经营管理层发布风险管理提示,充分利用现有监督资源发挥监管职能。(三)强化与监管部门的联动监督。坚持每季度至少一次与监管部门沟通情况,及时收集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各类检查意见,把握监管部门关注的监管重点,客观了解经营管理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全局性问题,认真督促本社认真整改落实。此外,监事会应与外部审计机构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外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意见和管理建议书,第2页共3页对外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时向股东大会报告,督促管理层整改落实。(四)搭建动态量化的监管管理平台。监事会职能的履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量化的“执法权”,所以,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实施动态监管和过程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