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备课教案杂文单元学习重点1、分类辨体,掌握杂文的文体特征。2、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感受杂文极强的思想性。3、揣摩语言,体会不同杂文家各异的语言风格,提高品评鉴赏能力。单元教学知识点杂文,散文的一种,是直接迅速地反映社会变化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杂文是一种文艺性论文,根据其内容的针对性,大体可分为讽刺挞伐和赞颂疏导两类,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均属于前者。我们现在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它的形式灵活多样,无论是杂感、短评、随笔、编后、序跋、札记等,只要富有浓厚的文学性和锐利的议论锋芒,都可以称为一片好杂文。6.我若为王聂绀弩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思想、奴才性格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2、学习作者以调侃的文笔借戏说的形式表现自己思想的写法。3、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学法指导:1、自读感知,掌握文章的基础知识,并理清文章结构。2、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品读鉴赏文章。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设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封建君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初中阶段学的《变色龙》中,围绕狗是不是将军家的这一问题塑造了一个“变色龙”的形象。一位将军就使奥楚蔑洛夫表现出如此丑陋的奴才嘴脸,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旦你成了至高无上的国王之后,社会将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学习聂绀弩的《我若为王》,看看作者大胆的假设中包含什么样的思想和认识呢?二、走近作者聂绀弩(1900-1986),现代作家。曾说过他是学习乃至仿效鲁迅的杂文的一个。他的杂文在维护鲁迅开拓的杂文传统,继承和发扬鲁迅杂文的战斗风格上,作出重要贡献。聂绀弩的杂文针砭时弊,深刻锐利,。他的议论性杂文,不空发议论,内容大多具有针对性,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他的杂文中,还有一些是缅怀故友的。杂文,散文的一种,是直接迅速地反映社会变化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拿来主义》是一篇有关文化动态的杂感,《我若为王》则是一篇有关思想动态的杂感。三、朗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①本文的想象新奇大胆,文思飞扬;②“平易的语言,深刻的思想”;③“嬉笑怒骂皆成用心爱心专心文章”④本文思想深刻,又有文学情趣。四、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引出话题——假设为王(1)幻想成王——为王之后的种种情景(2-5)思想性阐述原因,皆是奴才(6)文学性斩杀奴才,改造世界(7-8)五、思考讨论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1、第一部分:讨论作者对“王”的态度。明确:作者对“王”是持否定态度的。作者做了“王”,只是一种假设,是借此话题来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2、第二部分:①讨论论证的结构明确:此部分结构是并列式结构:无德娼妓的妻子尊贵的王后无知白痴的儿子尊贵的太子丑陋顽劣的女儿荣耀的公主平庸无能的“我”至高无上的万岁前提―――――――结果②课文描绘”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列举现象,为下文分析原因,改革这一普遍充满奴性的社会作铺垫和张本。种种现象,说明奴才之多,危害之大,也说明改革现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3、第四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含义(见课本)。六、总结文章以一部影片引出论题“我若为王”,然后假设自己成王之后,亲眷摇身一变成为皇亲国戚,众人成为奴才的情形,悟出这君王不过是奴才的首领。最终认识到改进世界的关键在于改造国民的奴性,主张铲除奴种,去除王权,呼唤民主平等。写作特色:文章结构清晰,假设性的提出问题,列举现象,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列举现象,采用并列式结构,句式整齐,增强了文章的结构美。假定又假定的前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