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教学目的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2.使学生掌握同位素的概念,学会元素原子量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同位素的概念及原子量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复习1.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是否显电性?为什么?2.原子量的概念。原子量的数学表达式。新课一、原子核1.原子的组成质量(kg)相对质量电荷______1.6726×10-271.007+1______原子______1.6748×10-271.0080_______-1介绍:什么是相对质量?小结:核电荷数(Z)=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小结: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思考:“原子质量”、“质量数”与“原子量”的区别(含义、数值)。3.原子符号——原子核组成的表示方法介绍:X中“A”和“Z”的含义:表示有Z个质子且质量数为A的X原子。练习:⑴指出C中“6”和“12”的含义。⑵写出U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和质量数。二、同位素复习:元素的概念。氢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1.概念: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小结:同位素原子是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思考:决定“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的微粒分别有哪些?2.常见的同位素介绍:氢、碳和铀的同位素及其主要用途。练习:⑴阅读P120并填表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名称核组成符号代号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用心爱心专心⑵哪种原子作为原子量的标准?哪些原子可用来制造原子弹和氢弹?3.同位素的特性:思考:氢元素三种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小结:⑴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⑵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______________一般是不变的。注意:“原子个数百分数”的含义。举例:“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75.77%”和“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24.23%”的含义。练习:在天然的食盐中,每10000个NaCl中,上述氯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各有几个?三、原子量1.原子的原子量强调:原子的原子量是指某个原子的原子量,如该元素具有同位素,则指某个同位素原子的原子量。2.元素的原子量(元素的平均原子量)举例:计算氯元素的原子量。(35.453)小结:元素的原子量=∑(各同位素原子的原子量×原子个数百分比)注意:这里的平均不是算术平均值。3.元素的近似原子量举例:计算氯元素的近似原子量。(35.5)小结:元素的近似原子量=∑(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原子个数百分比)思考:“元素的原子量”和“元素的近似原子量”的区别。参考练习:1.写出下列各微粒的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和质量数。H+、O、D、O2-、T+、K、O、K+以上微粒中有几种元素?几种原子(离子)?哪些互为同位素?2.碳的稳定同位素是C和C,碳的原子量为12.011。试计算在自然界中这两种同位素原子的百分组成。3.Ar、K和Ca是否互为同位素,为什么?作业:课本P122习题5、6。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