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举一例说明脂肪变、玻璃样变、病理性钙化的形态学特点。1)脂肪变:实质细胞内脂肪的异常蓄积称为脂肪变,脂滴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肝脂肪变:肉眼: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光滑,边缘钝,色淡黄,质软,切面有油腻感。镜下:肝细胞核周可见多量小空泡,可融合成大空泡,而将核挤至细胞一侧,酷似脂肪细胞,并可彼此融合成大小不一的脂囊。2)玻璃样变:指在常规HE切片中细胞内或细胞外组织变成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又称为透明变。细胞内蛋白积聚、Russell小体、酒精性肝炎时的Mallory小体均为细胞内透明变。陈旧瘢痕中的胶原性纤维组织肉眼:灰白透明,质地致密坚韧,弹性消失。镜下:结缔组织中的纤维细胞核血管均减少,胶原纤维变粗,彼此融合而失去纤维性状,形成均质红染的梁状或片状结构。3)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的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可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继发于局部坏死和异物的异常钙盐沉积。转移性钙化:指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和血磷增高所引起的某些组织的钙盐沉积。肺结核病灶钙化:肉眼:可见灰白色颗粒状或团块状的坚硬物质,触之有石砾感。镜下:上皮样细胞消失,其周围见纤维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包裹干酪样坏死物质,其中可见散在嗜碱性蓝色钙盐颗粒。2何谓细胞凋亡其形态学有何特征检测细胞凋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1)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指生物体内细胞在特定的内源和外源信号诱导下,死亡信号被激活而发生的受调节的细胞死亡过程,其为细胞生理性死亡的普遍形式。2)形态学改变:凋亡过程中,细胞体积变小、变形,染色质凝聚和外周化、核片段化,细胞质减少、致密化,内质网与细胞膜融合,细胞皱缩分解成凋亡小体,被邻近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不发生炎症。3)检测方法(引自北京大学人类基因研究中心):①形态学检测:光镜、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②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③线粒体膜势能的检测④DNA片断化检测⑤TUNEL法⑥Caspase-3活性的检测⑦凋亡相关蛋白TFAR19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分析3基因结构的分子病理改变有哪些主要类型1)点突变:单个碱基被另一碱基取代①碱基替换致氨基酸改变②终止密码突变,合成比正常长的肽链③突变形成终止密码,肽链变短④密码子改变,氨基酸无改变2)基因编码区缺失或插入若干碱基①缺失或插入3n个碱基,引起n个氨基酸缺失或插入②插入处往后的氨基酸序列完全改变③插入后产生终止密码,肽链变短④插入后终止密码改变,肽链变长3)基因序列大片段缺失和插入:使功能蛋白缺失或产生异常蛋白(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大片段缺失,甲型血友病-Exon14插入2-4kb片段)4)染色体易位重排5)基因扩增:基因拷贝数增多,最终合成蛋白增多6)转录调控异常引起mRNA合成异常:促进子、增强子或其他基因调控椅子异常,引起转录增多,蛋白质翻译增多。7)转录后及翻译调控异常引起蛋白质异常:转录后及翻译调控异常,蛋白质修饰改变,导致蛋白质量和质的异常,功能蛋白或酶的异常可致细胞转化。4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有何意义原癌基因、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可对细胞生长、分化起正向或反向调节作用,若其发生异常,可致细胞转化和肿瘤发生。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细胞中多种基因突变的结果。基于此分子生物学基础,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肿瘤进行诊断均有重要意义。①肿瘤易感基因病变的诊断:与遗传相关的肿瘤易感基因检测,筛检肿瘤高危人群。已明确的肿瘤易感基因及相关肿瘤:Rb-视母,WT1-肾母,②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子病理改变早于细胞形态学改变,可能检出浸润前的肿瘤,如K-ras基因突变同胰腺癌、结肠癌等癌症相关。通过检测具有特异性的基因可鉴别肿瘤起源,如上皮源性肿瘤高表达erbB、粒细胞性白血病高表达Fms等。③疑难肿瘤的诊断及分类:可判断淋巴细胞增生与淋巴细胞性肿瘤及其克隆起源。④肿瘤病情监测:通过检测相应基因表达情况,监测肿瘤发展,判断预后,如H-ras高表达提示胃癌已转移等。⑤肿瘤的个体化和预见性治疗:反义治疗、抑癌基因治疗等。⑥肿瘤的预后判断:通过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判断肿瘤预后,如P53同乳腺癌预后相关。5列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