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物质和必需的能量,而且也给我们带来精神生活的美好享受。置身于一个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我们的身心会感到无比的愉悦,内心催生出许多的感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澜。碧海蓝天,看海鸥飞翔;冰封雪飘,听松涛轰鸣;春赏莺飞草长,秋聆鸟语花香。这是一幅多么令人舒心的画卷啊。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中为自己造福。然而,长期以来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不足,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我们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有: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酸雨赤潮,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等。南极臭氧空洞的逐渐增大,使得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大量的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1.2亿人口生活在混浊的空气里;森林以每年45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绿色植被的大量减少,使12亿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亿吨。环境问题触目惊心,这一幅幅令人痛心的画面,这一串串让人揪心的数字,正严厉地拷问着人类的良知,人类怎么办?1972年6月5日,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开幕,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以后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确立,是在呼唤我们人类的良知,让我们对环境要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思考;世界环境日的确立,为我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我国于1989年12月26日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依法实施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各级政府逐级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关停并转了大量的严重污染型企业;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大量消耗型向节能减排型转变,鼓励和支持生态型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全球在行动,国家在行动,我们怎么做?环境保护,应当人人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我们可以做到;不使用或者少使用塑料袋,我们可以做到;节约用纸我们可以做到;不乱扔废旧电池,我们可以做到;少开一天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我们可以做到;不杀害、不食用野生动物,我们可以做到;珍爱校园的一草一木,我们可以做到;不乱丢乱扔废弃物品,保持校园整洁卫生,我们可以做到。人类作为一种文明智慧的生物,应该为人类种族的延续和发展作出理性的选择、采取理智的行动。从我做起,就是要强化这样一种意识:环境保护,我的责任。从小事做起,就是要将环保意识化为自觉行动,把一件件“可以做到的事”变成“现在进行时”。一件件小事,可以呈现出灵魂的卑劣与丑陋,也可以彰显出灵魂的高尚与美好。我们唾弃卑劣与丑陋,追求高尚与美好。张扬人类的理性、高尚与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在蓝天中放飞,在碧水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