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温庭筠渔家傲范仲淹江城子苏轼武陵春李清照破阵子辛弃疾词五首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词也称曲、曲子词、乐府、诗余,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阙和下阙。初读诗词,自主学习:1.解决本课出现的生字词。2.结合注释,了解五首词的内容、感情。3.朗读五首词,读出感情,读准节奏。4.记下疑难,准备质疑。读准下列字音:晖()嶂()勒()羌()擎()舴蜢()麾()huīlèqíngzhàngqiāngzéměng自学检测:huī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晚唐人)是诗人,也兼工词,词人,字飞卿.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熟读课文,合作学习:全词大意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思考下列问题: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5.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5.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白蘋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主题概主题概括括主题: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小结: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武凌春·李清照作者简介: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其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全词大意•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得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风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