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从教为一名教师,处于新的时代,面对迷离尘世,保持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廉洁从教,就要有“安贫乐教”、耐得住寂寞的心态。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不仅因为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因为教师与生俱来就是清廉的象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的是人格的影响。“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这是为师立教之根本。廉洁从教,就要要捧着一颗廉洁之心,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只愿一生育桃李,不问辛苦为谁忙。”在教育战线上,曾经有多少这样的教师,他们将自己一生的精力无私奉献在教育这块沃土上。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将廉教之心奉献给教育为民族的未来塑造建康的灵魂。廉洁从教,就要有“博爱天下”的广阔胸襟。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廉洁从教,就要少一双“势利眼”。我们面对的是平等的生命,无论孩子的家庭地位贵贱,接受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无论孩子贤愚,教师的关爱应该是均衡的。廉洁从教,就要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追求。品德、师德,是为人师的根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亦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作为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义利观,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应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要有高度在责任感,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学生树立做人榜样。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指道德、品行、思想品质。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我认为:做一个现代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做一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做为一名教师,要对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教师自身的品德与学识往往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因此,做一个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老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