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6过零丁洋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6过零丁洋_第1页
1/2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6过零丁洋_第2页
2/2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具:录音机教学步骤及过程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2、讨论: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3、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兀。4、额联上下两联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5、明确: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6、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7、明确: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8、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明确: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0、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11、诗的首联叙述了诗人被起用以来历经的百般磨难,颔联进一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境遇,颈联则将颔联所表达的意思进一步加以渲染,这样,在前三联充分渲染的基础上,诗人在尾联将诗意推向了高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诗人心中豪情和磅礴正气的进发,“其响亮如黄钟大吕,其昂扬可直上九霄”(刘亚玲等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如果说前三联气氛是悲愤的话,尾联则可谓雄壮;如果说前三联的基调是沉郁的话,尾联则可谓高昂;如果说前三联读来令人怆然生悲的话,尾联则感人肺腑,砺人志节,策人奋进。12、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13、明确: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小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曹保平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整首诗高度概括地回忆了诗人的艰难遭遇,对国事危亡、身世浮沉感到十分沉痛和不安,表现了诗人坚持抗元,以死殉国的决心。全诗慷慨悲壮,气贯长虹,通篇洋溢着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壮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6过零丁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