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设计教师:四年级语文教师适用年级:四年级总课时:90课时左右设计日期:2011、11月一、课标、学材、学情及其它学习资源的分析课程标准相关陈述:(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从学习内容看:全册共分8组课文,按专题分组编写依次是:1、走遍千山万水;2、以诚待人;3、大自然的启示;4战争与和平;5、热爱生命;6、走进田园热爱乡村;7、执着的追求;8、故事长廊。其中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内容,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的基本结构相同。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围绕专题选编课文,围绕专题整合各项学习内容,并使前后学习活动互相联系,环环相扣,从而使每组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学生方面看: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读懂文章的大意,感知文章的感情色彩;积累了一定的优美词句,会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在与人交流方面也有了初步的经验,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其它学习资源:(1)插图和网络:充分利用插图以及声像资料,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仔细观察并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开阔学生的视野。(2)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利用学校图书室和班级的图书角,为孩子提供优秀的书籍,扩大阅读面。(3)社区文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