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湖北省襄阳市大庆路小学刘敏【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帮助学生找到自信,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学数学。【关键词】数学学习快乐一份国际性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是最好的,但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却远不如西方国家学生。强烈的反差表明我们的学生数学学习是被动的,其动力来自外在的压力,而不是对数学本身的积极追求,这样的数学学习是不快乐的。对于学习来说,人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状态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首要的任务之一,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状态,必须激发学生内心对数学的情感和追求,帮助学生找到自信,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学数学。一、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数学情感“数学是枯燥的、是高深的”,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数学的一种曲解,很多人为此躲避数学。数学其实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要激发学生数学情感,让学生喜欢数学就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1、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广泛应用于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数学学习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我们的校园”、“小小商店”、“我长高了”、“小管家”等以生活为主题来学习数学,数学不再是那么枯燥和深不可测了,而变得亲切和生动起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如开展“周末中的数学”故事会、写“数学日记”,学生则会“惊奇”地发现数学离我们这么近,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愿意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想学好数学。2、感受数学交流的魅力数学是一种交流形式,它是自然语言的补充,它以特有的方式(数学、符号、图表、关系式等)简明准确地向人们传递信息。教学交流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也越来越离不开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交流的方便,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交流的意识,多给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进行数学交流,如创设“请你到我家来做客”活动,让学生尝试通过数学表达介绍自己的住址,从而感受数学交流的便捷。加强估算、重视空间观念、统计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3、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化思想、优化思想、概率与统计思想、符号化思想、建模等常常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学习中透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如运用统计思想学生解决新年联欢会食品采购问题,运用优化思想解决春游租车问题等。让学生在运用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从而进一步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二、扬起自信的风帆,感受成功的喜悦“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学好数学”。这种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教师,有很多人因此而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自信心是积极的学习状态的重要标志,让学生满怀信心地投入数学的学习,甚至比学生学到多少数学知识更为重要。1、从成功中获得信心建立在成功基础上的自信是最持久最稳固的。在学习中要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让学生在成功中建立信心,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学习达到最佳的状态。“怎样让学生获得成功?”首先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成功;同时要给学生空间:自主学习的空间、自由探索的空间,给学生空间就是给学生成功的机会,有机会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正确地对待差异,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要大加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鼓励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从成长中找到自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