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经验交流会心得(2)司考经验交流会心得12月3号到12月7号是学校的教学实践周,各个学院都分别根据自己学院的学科的特点组织开展了各项活动,如专家讲座,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等等。我们法学院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了司考经验交流会,专业知识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对于我们更加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和以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12月3号也就是活动周的第一天上午,学院组织了一场司考经验交流会,交流会以“走近梦想,牵手明天”为主题。主要就是请了一些在今年通过了被称为“中华第一考”——司法考试的学长学姐,让他们传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主持人简短的开场后,会议进入了经验交流环节。首先发表讲话的是大四的林振锋学长,他一开始就指出了司考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再而,他从“决心”、“心态”、“效率”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强调大家不能为了司考而司考,更要把司考作为一种兴趣和职业追求来看待。他的独到见解引起了场下同学们的极大反响。接下来,在司考中获得433分的优异成绩的张莎莎学姐也发表了讲话,她主要从“坚持”和“专心”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司考成绩。之后,李玉兰学姐、高娟娟学姐、刘昌硕学长、张瑞学姐、贾慧学姐、万强学长也先后作了经验交流。最后,大会进入了提问环节,大三的同学们围绕该不该报课外班、如何最大限度的获取教学资源、怎样抓紧时间等问题向大四同学请教,学长学姐们也作了详细回答,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作为法学专业的一名学生,首先我们得了解我们所学的专业。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此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规范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的学科。法学思想最早渊源于东周时期的法家哲学思想。法学一词,在中国先秦时被称为刑名之学,自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在西方,第1页共3页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法学一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之学。文艺复兴时期,法学于大学中备受重视,为当时学术界最具地位的科系之一,与医学及神学三足鼎立。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法学学科的特点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司法考试的特殊性。每年的司法考试都是我们的重头戏,尤其是到了大三大四以后,备战司考更是重中之重。大家都知道,司考很难通过,这也是客观事实,但是听了本次司考经验交流会学长学姐的介绍之后,首先我意识到了不管做什么事情,既然决心做,那就应该坚持下来。这让我想起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抱有畏难的心态,因为这种心态会给自己设一道绊脚石,有些人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想放弃,认为通过司考是自己能力所不及的,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司考的难点是共同的,而只有那些有信心的人才能攻克这些难点,取得最终的成功。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就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司法考试有足够的了解,要能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的人生秘密。记得刚得知自己被财大法学专业录取的时候,自己对法学专业是真的不了解,初步印象就是学习法律,背法条。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我对法学有了了解,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也初步体会到了这其中的乐趣。我想有了兴趣的学习才会是更加有效的学习。就像林振峰学长说的,大家不能为了司考而司考,更要把司考作为一种兴趣和职业追求来看待。我想对于现在大二的我们来说,在学习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兴趣真的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只有我们把基础打牢,那么对于以后备战司法考试也就容易多了。所以,有兴趣在,身体累点,但心里不累。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方法和效率的问题。俗话说,如果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方法不得当,则会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方法很重要。其实学好法学或第2页共3页者是通过司考并不是一件难事,这一点很多学长学姐已经说过了。关键在于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方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