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早期的旅行活动第二节近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第四节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发展规律。重点: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现代旅游的特点。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旅行”一词自古就有,《礼记.曾子问》中有“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在这里,旅行的意思是成群结队地行走。•人类旅游活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旅游发展三阶段旅游发展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世纪40年代以前早期的旅行活动近代旅游现代旅游•24/12/2224/12/22•55第一节早期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活动思考:原始人类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这种迁徙活动能不能算旅行活动?为什么?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迁徙活动: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迁徙与旅游的区别:目的是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永久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被迫性和求生性的迁徙活动不是旅行,更不是旅游。时间: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客观条件: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实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二、人类旅行的产生含义: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是经商、学习,也可以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旅行与迁徙的区别:目的不同;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住地。旅行与旅游的区别目的不同离开时间不同内容不同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古代旅行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到产业革命初期这一历史时期。古代旅行的发展水平较低,在形式上表现为偶然、个别的现象,其旅行目的与其他目的交织在一起。三、古代旅行的发展概况(一)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存在着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主要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在西方,这种享乐旅行的参加者还包括自由民(多出于宗教目的外出旅行)。少数奴隶主等特权阶层的外出消遣活动已经有了现代旅游的意义。(一)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腓尼基人——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古埃及——荷赛普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古希腊——奥林匹亚庆典和竞技会,宗教旅行鼎盛古罗马——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古中国——周穆王八骏游昆仑商业旅行是奴隶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旅行方式(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波罗ㆍ15世纪中后期,哥伦布、麦哲伦和地理大发现时代宗教朝圣活动、温泉旅行、以教育或求知为目的的旅行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波罗ㆍ“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由于罗马帝国的崩溃,各种族之间、国家之间为争夺土地、扩充疆域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战乱,战争使得各王族间的疆域不断发生着变化,社会秩序更加动荡并对社会经济产生着恶劣的影响,欧洲的旅行和旅游因此而一落千丈。然而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旅行活动值得称颂,那便是基督徒的朝圣之旅和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公元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叔叔经两河流域,越过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到中国,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信任,先后任职长达17年。在任职期间,他几乎游遍了中国,还作为中国的使节出使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进行外交访问。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下,西方的航海探险家们主动按着游记中指引的方向探索通向东方的海上航行线,导致了世界大规模的航海旅行。主要形式典型代表帝王巡游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文人漫游屈原、谢灵运、李白宗教云游法显、玄奘和鉴真学术考察司马迁、李时珍和徐霞客官吏宦游张骞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