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内力作用与地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处的古地理环境是()A.沙漠B.沼泽C.海洋D.苔原2.由上图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山麓气温比山顶约高21℃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根据下面材料完成3、4题。材料一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九江——瑞昌之间发生5.7级地震。材料二九江附近地区和贝加尔湖地质构造示意图。3.关于九江——瑞昌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长江和鄱阳湖影响地壳不稳定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C.在断层构造带上,地壳不稳定D.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引发地震4.下列关于庐山和贝加尔湖成因及构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因相同B.地质时期两者都有火山活动C.构造相D.前者为褶皱山脉,后者由断层陷落积水而成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图,回答5、6题。5.该地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A.背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向斜成山6.该地质构造()A.便于储水B.便于储油C.上部岩层较老D.两侧岩层较新读下图完成7~9题。7.按照发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8.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9.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①裂谷②海岭③山系④海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10、11题。10.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沉积岩B.②——喷出岩C.③——变质岩D.⑤——岩浆11.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A.①——天然气B.②——煤炭C.④——大理石D.⑤——石油12.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A.砂岩B.板岩C.玄武岩D.大理岩(创新题)读下图,回答13、14题。13.若图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d、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d,下列说法可信的是()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③一般中午时d处气压略高于a处④深夜c处常吹山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点是d点②若有一小溪,其流向是b流向d③b、d的相对高度等于a、d的相对高度④b、d处于山脊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16.下图中序号与选项内容对应正确的是()A.a是变质作用,b是重熔再生B.c是外力作用,d是变质作用C.①是岩浆岩,②是沉积岩D.①是沉积岩,②是岩浆岩读下图,完成17、18题。17.从成因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地形属于向斜山C.甲、乙两地形属于断块山D.B地形与流水作用有关18.对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有()A.A地区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好B.B地区适宜修建隧道C.①②类岩石常含有化石D.③处可能为玄武岩,④处可能为花岗岩二、综合题(共28分)1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在地质构造剖面图上,A地质构造为,理由:;B地质构造为,理由:;C地质构造为,理由:。(6分)(2)在A、B两地哪里钻孔能打到煤层:,原因:。(2分)(3)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村为旅游胜地,因这里的地貌风景优美,在此村修建公路时要注意等问题。(3分)(4)如果要找到化石只能到村和村,原因是。(3分)(5)在野外勘采中A、B、C三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大型工程选址尽量避开。(3分)20.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P处为;B位于物质上升处。(3分)(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填写字母)板块的地壳处。(1分)(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1分)A.玄武岩B.页岩C.花岗岩D.石英岩(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依次是,这个发现为学说的建立提供了事实依据。(4分)(5)若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到挤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