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年级第一次地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A.长江截流——夏季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D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2.图1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D.两地纬度差异大3.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B.赛马、飞马拾银―藏北高原C.赛骆驼―黄土高原D.赛牦牛―东北平原4.“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①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③河流众多,交通便利④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①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②河湟谷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③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④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药用植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图3回答6~8题。6.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7.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8.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9.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D.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C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10~11题。10.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11.若③地的纬度较④地低,则③地可能是()A.四川盆地B.渭河平原C.青藏高原D.江南丘陵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14题。12.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A.贺兰山B.阴山C.大巴山D.秦岭13.下列矿产地,位于①、②两地所在省区的是()A.神府煤矿B.白云鄂博稀土矿C.平朔煤矿D.金昌镍矿14.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5~16题。15.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大D.各地经度差异大16.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右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23题。17.关于图中三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分界线B.两侧的土壤类型明显不同C.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走向与雪峰山基本一致18.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以南地区A.冬季风不能到达,属非季风区B.农作物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C.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植被为森林草原D.1月均温高于0℃,是亚热带、热带地区19.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B.藏北高原C.塔里木盆地D.雅鲁藏布江谷地20.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A.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B.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C.西南、华南和青藏高原地区D.东部地区21.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形区分界线,又与省区界线基本一致的是A.秦岭、南岭B.大兴安岭、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