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前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和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2、通过例句翻译,深刻体会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3、典型习题训练,检测自学效果,发现困惑与不足学习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留删换调补贯一:月考回顾,请同学们分别指出下面的翻译存在哪些问题?1、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A、不疑十分喜好经书,对待士人十分友好。梁冀暗地里嫉妒他。不疑由本来在白帝面前的常侍官职,转变为光禄勋。B、梁不疑喜欢儒家经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十分憎恨他。就指使中常侍劝说皇帝让他转为光禄勋。C、不疑喜欢经书,友善的对待下士。梁冀暗地里疾妒他,(不疑)因为常常侍奉白帝,(所以)被任命为光禄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A、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筋骨的强硬,在地面吃食土壤,在地下引用地下水,用专一的态度对待B、蚯蚓虽然没有尖锐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但是能上吃泥土,下喝泉水,是用心专一的原因。C、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食用地上的尘土,饮用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它用心的缘故。二、、了解和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见课本123页)、翻译技巧——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请同学们翻译例句)(1)、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文言文中一部分沿用至今的实词。例:⒈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⒉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⒊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副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1、发语词、结构倒装的词、句中停顿的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2、发敬副词。3、偏义复合词中作为陪衬的词。4、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词。例:1、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语气助词)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结构助词)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停顿助词)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复合词)(3)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1、单音节词换为双音节词。2、通假字换为本字。3、古今异义的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4、用适当的词语换为古文中的虚数词。例: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单音节换双音节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古今异义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同云一样名词作状语(4)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例⒈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例:⒈主人下马客在船⒉秦时明月汉时关(5)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1、省略的句子成分。常为主语、谓语、宾语、介词。2、判断句中的判断词“是”。3、量词。4、增补行文中省略的内容,使意思通畅、完美。例: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谓语⒊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宾语⒋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介词(6)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个“贯”就是“意译”。例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注意: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例: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译文: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仍然)直挺挺地躺着,长时间地愁苦不堪。三、翻译下面语段,并依次找出留删换调补的地方: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