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一中、康杰中学、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四校联考届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活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出引力常量G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C.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了右手螺旋定则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2.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A.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B.挡板对球的弹力减小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增大D.拉力F不变3.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A.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B.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3C.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2:1D.球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按图甲所示方式连接,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0:1,电阻R=5Ω.图乙是R两端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象,Um=10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变电流的频率是Um=50HzB.电压表V的读数为10VC.电流表A的读数为20A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0w5.年3月8日凌晨马航客机失联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系统中两颗卫星G1”“和G3”“”以及高分一号均可认为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G1”“和G3”的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G1”“和G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gB“.卫星G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C“”“.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低,速度增大,机械能会减小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圆形匀强磁场,其边界过原点O和y轴上的点a(0,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a点以初速度v0平行于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并从x轴上的b点射出磁场,此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B.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C.磁场区域的圆心坐标(,)D.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0,﹣2L)7.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空中某点A无初速度地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方向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A.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B.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变化了mg2t2C.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2mg2t2D.从A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mg2t28.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在轨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从轨道最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