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三个性质案例分析法本课件是通用技术教学课件,《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学习课件。本课件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和技术的综合性。课件强调的是案例的分析和知识列举。助听器的发明——向微型化方向发展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案例1.技术的目的性助听器的发展史•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听器。这种助听器是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电池、电线等部件组装而成。•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FerdinantAlt制备出了第一代电子管助听器。•到二十世纪40年代,已经有气导和骨导两种类型的助听器了。这个时期的助听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虽然能够满足一些聋人的需要,但是,还有许多缺点,如噪声太大,体积笨重如17寸电视机,不易携带等。助听器的发展史•1920年,热离子真空管(热阴极电子管)问世不久,就出现了真空管助听器。•1943年,开始研制集成式助听器,将电源、传声器和放大器装在一个小盒子内,为现代盒式助听器的雏形。助听器的发展史•1948年,半导体问世,电子工程师们立即将半导体技术应用于助听器,获得较好效果。•1953年,晶体管助听器问世,使助听器向微型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现了眼镜式助听器。助听器的发展史•1956年,制成了耳背式助听器。•1957年,耳内式助听器问世。•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相继出现。1.技术的目的性讨论:助听器的发明(1)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2)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3)满足了什么具体的需求?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技术发明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2.技术的创新性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技术发明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讨论:蒸汽机的发明如何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你能列举1~2个类似的实例吗?案例:莱特兄弟的飞机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大西洋沿岸的吉迪赫克试飞成功。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案例:显示器的革新和电视机的创新1.为什么要对电视机显示器进行创新与改革?2.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的技术革新阶段对你有何启示?思考:技术革新自行车的发展3.技术的综合性(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案例:杂交水稻技术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具有全面、深厚的农业科学知识。1973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终于成功地实现了水稻的三系配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3.技术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个学科知识。(2)技术与科学两者的区别:科学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回答:“怎么办”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别举出3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科学活动技术活动马上行动牛顿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霍金的黑洞理论瓦特蒸汽机电脑制造家具制造技术涉及工具、材料、技能、程序等。艺术涉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象力,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