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3、赫尔巴特于1860年发表了著作《普通教育学》。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4、传统的教育的教学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5、教育学的作用:①使师范生掌握教育基本理念,指导教育实践。②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③使师范生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第一章1、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㈠原始社会的教育㈡奴隶社会的教育㈢封建社会的教育㈣资本主义教育㈤社会主义教育2、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①贯彻“三个面向”②实施“科教兴国”③推进素质教育3、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教育学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是就学校教育而言。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革新性。5、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6、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二是决定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7、小学教育基本特征: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第二章1、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2、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物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3、我国小学管理基本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②教育工作管理③教务行政管理④总务工作管理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4、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化学习”正逐步成为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第三章1、儿童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㈠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㈡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㈢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㈣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①儿童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两个字可以概括得了②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③儿童的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2、儿童发展的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协调性。3、教育过程中尊重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必须遵循的原则:①要尊重儿童的感受②要尊重儿童的选择③要尊重儿童的创造第四章1、教师的社会作用:①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②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③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2、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3、教师素质:文化素质(①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学科和其他一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②必须具有艺、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素质(①教育理论知识。②教育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③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④教育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素质(①爱岗敬业。②热爱学生。③严谨治学。④团结协作。⑤为人师表。)4、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基本要求: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5、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①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②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