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精益化推行工具箱》心得体会精益生产推行心得总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2013生产年度已接近尾声,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作为制造型企业,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有竞争力就必须在精益生产方面下大功夫。在此之间通过对精益生产理论学习与实践,我对精益生产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深入。精益生产核心思想是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质量的目的。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是稳定的生产运作;生产\供货及时化(jit)和品质的稳定保证(自働化)是实现精益生产两大推动力。精益生产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去改变自己,在价值观上要重塑对事物的看法,现将这段时间学习与实践中体会到的有关精益生产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一、浪费管理设立有关整顿浪费的制度,降低工人提出改进、创新的门槛,工人只要提出合理、且对生产有益的改进就算一项成果,到年底的时候评比出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和公布。这样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热情,将员工的智慧充分加以利用,也就是先将七大浪费减到最小。二、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要尽可能的细致和科学。因为粗放的计划,肯定会造成库存和搬运的浪费,但是科学的计划还需要在下达计划的先期进行细致的工作,将各项零部件的生产节拍掌握清楚,然后再制订出科学的计划,避免不需要的零件堆满现场的弊端。计划的变更要在有明确目标与计划时,在进行变更。如果我们面临生产计划跟不上变化的时候,不是改变计划,而是要控制变化。三、现场管理要让现场管理真正地为生产服务。现场管理应是生产管理的基石,而不应是障碍。要通过“5s管理”整顿现场,才能将现场管理真正地做好。第1页共2页四、品质管理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不能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层面上。应制定改善问题的制度,为持续改善创造条件,创造出勇于和乐于面对问题的氛围,并提供对员工的方法培训,以加强对问题的追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全员抓质量的目的。总之,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