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和营养物质、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循环系统是密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中空器官,由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房、左心室构成循环系统的血管分为:动脉,主要功能为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管壁有肌纤维和弹力纤维,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改变血管阻力,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血液及组织液交换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场所,又称“功能血管”静脉,主要功能是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又称“容量血管”。阻力血管(后负荷)与容量血管(前负荷)对维持和调节心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正常的心脏搏动节律。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循环系统还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血管内皮因子、电解质、某些激素和代谢产物等调节,其中RAAS是调节钠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的重要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又称心血管疾病,每年能夺走1200万人的生命,这个数目接近世界死亡人口总数的1/4,因而成为目前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它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期望寿命和生存质量。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约占总死亡率的40%左右,列第1位心血管疾病的“十大危险因子”①高年龄;②性别(男性多于女性);③家族史;④高脂血症;⑤糖尿病;⑥高血压;⑦肥胖;⑧压力与行为模式(A性格人的危险是B性格人的两倍);⑨吸烟:⑩其他,如饮酒过量、运动不足、口服避孕药等。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的护理一、心源性呼吸困难(cardiogenicdyspnea)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病人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常见病因是左心衰竭,亦可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其表现特点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后缓解或消失,并可根据活动类型分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哮喘:入睡后突然胸闷,气急憋醒,被迫端坐呼吸端坐呼吸(一)护理评估1.病史了解有无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相关的疾病,如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以及心包炎等;有无加重呼吸困难的诱因,如近期是否着凉,或出现过咽喉痛、扁桃体炎、发热等;有无过度劳累、精神过于紧张、服用洋地黄药物等情况。日常起居和生活状况怎样,有无特别的饮食嗜好。了解呼吸困难的起始情况,如何时发病、有多长时间、是缓慢发生还是突然发生,是在一般日常活动中出现,还是快步行走、爬楼梯等较重体力劳动时出现了解病情进展情况,是迅速还是缓慢发展;其严重程度怎样,是劳累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还是端坐呼吸;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心悸、胸痛、乏力、发热、水肿等。2.身体评估:重点检查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营养状况;体位;皮肤黏膜有无水肿;劲静脉有无充盈怒张等。双肺有无湿罗音或哮鸣音;心率、心律、心音有无异常改变;有无奔马律等。3.心理状态:病人可能由于原发病多年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而忧心忡忡,对治疗信心不足等,这种不良心态又会加重呼吸困难。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可出现紧张、焦虑、急躁、恐慌或濒死感。4.辅助检查查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胸片X线检查结果,了解病人缺氧的程度及酸碱平衡状况,有无肺淤血、肺水肿及严重程度怎样。(二)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3.焦虑与呼吸困难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及睡眠、病情呈加重趋势有关。(三)护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