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内容分析法本章学习要点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内容分析法就是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做客观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专门研究方法,它在具体的分析处理方法上与文献分析不同。本章论述了内容分析法的意义、特征及其步骤;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内容分析应用模式,分别是特征分析、发展分析和比较分析;分析了案例“小学语文‘四结合‘阅读教学课例的内容分析”中内容分析法的具体应用。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内容分析法的意义,能够说出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的不同,明确内容分析的步骤,理解内容分析的应用模式,熟练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教育技术研究。本章内容结构内容分析法的特征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的比较内容分析的步骤特征分析发展分析比较分析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及其步骤内容分析的应用模式阅读教学课例内容分析的目的阅读教学类目分析表格的设计与应用阅读教学课例内容分析的结果与研究研究材料研究方法与工具分析结果研究结论第一节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及其步骤一、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内容分析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专门方法,原为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二、内容分析法的特征1.明显的传播内容2.客观性3.系统性4.量化案例1-小学语文“四结合”阅读教学课例的内容分析案例2-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元分析看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向三、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的比较文献分析是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内容分析则是直接对单个样本作出技术性处理,将其内容分解为若干分析单元,评判单元内所表现的事实,并作出定量的统计描述。文献分析与内容分析的区别四、内容分析的步骤(一)内容抽样内容抽样方式:1.来源抽样2.日期抽样3.单元抽样类别方法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分析对象对某课题一系列文献的分析综合对单个样本做技术性处理内容处理鉴别评价文献内容,并做归类整理把内容分解为分析单元,断定单元所表现的客观事实。分析程序文献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预先制定分析类目,并按顺序做系统评判记录.结果表述对事实资料做出评述性说明定量的统计描述(二)类目与分析单元的决定类目,即根据研究假设的需要,把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类目形成的两种方法:1、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2、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表9.2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报导分析类目(三)评判记录(四)信度分析内容分析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一致性愈高,内容分析的可信度也愈高;一致性愈低,则内容分析的可信度愈低。项目分析单元中央领导的讲话、政策、法令、文件国外发展动态与经验关于网络学院的建设与招生动态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技术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探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经验2002.12000.2..2002.7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公式为:n×KR=——————1+(n-1)×K其中R为信度;K为平均相互同意度(指两个抽样设计评判员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相互同意度K为:2MK=————N1+N2其中M为两者都完全同意的栏目,N1为第一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N2为第二评评判评判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例如一项研究中有10个类目,由A,B,C三名评判员进行评判,其评判结果登记如表9.3所示.假定A为主评判员,评判员B,C均为助理评判员,我们可以按照表9.3给出的结果计算AB,AC和BC之间的相互同意度.对于评判员A,B之间,除了第2项意见不一致外,其他9项都是意见一致,因此他们之间的相互同意度为:KAB=2X9/(10+10)=0.90内容分析法的步骤判断者1判断者N样本量化结果1信息分析统计描述量化结果N课题确定总体类目设计类目表格对于评判员A,C之间,第1和第6项的意见不一致,即共有8项意见是一致的,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同意度为:KAC=2×8/(10+10)=0.80对于评判员B,C之间,第1、2和6三项的意见不一致,共有7项意见一致的,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同意度为:KBC=2×7/(10+10)=0.70假如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