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广东旅游文化(欢迎词)现在我们将到有“西关商廊”之称的广州上下九路、第十甫步行街参观。它不仅是一条承传了西关百年商业旺气的街道,而且,这里无处不在的西关风情,可以让我们真切地领略广州市传统文化的风韵。它位于广州四个中心区域之一的荔湾区。荔湾区在清代以前,还不属于城区,而是属于城外的郊区;因为是在城关之西,所以称作“西关”。城门以西一带,原是珠江边的一片沼泽地。在唐朝,人们就在这里挖塘养鱼,种植莲藕、茭笋、马蹄、菱角、茨菇五种水生植物,被称为“泮塘五秀”。基堤上则广种荔枝,因而被称为“荔枝湾”。到清代时,广州已出现了一批富商。他们不愿住到拥挤的城内,选中了城郊西关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并建起了豪华的“西关大屋”定居。同时,宜商宜住的“骑楼”建筑也连片出现了。上下九、第十甫是这样的:原来“上下九路”就是上九甫、下九甫两段路的合称。“甫”就是“埠”(bu),也就是小码头的意思。最能反映“西关”沧海桑田变化的,是“西来初地”这个地方。“西来初地”在下九路,它与中国禅宗始祖达摩有关。这里记载着一段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天竺王子菩提达摩,也就是印土禅宗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中朝(526年),他东航横渡印度洋,经三年泛船,抵达广州,这就是佛经上所讲“一苇东渡”了。当年,达摩就是在下九路这个地方上岸的,达摩在岸边建佛庵讲经,称西来庵。因而此地也得名“西来初地”。可见,当时的上下九路,应该就是珠江的古岸。后来,西来庵不断地扩大,并改名为“华林寺”,它与光孝寺、六榕寺、海幢寺并称广州“四大丛林”,也成为了佛教胜地。西关商廊以上下九、第十甫步行街为主干,周边还分布着近十条专业街。有全国著名的清平农贸市场、西来初地酸枝玉器街、源胜街陶瓷古玩街、德星路服装配料街等。闻名海内外的清平农贸市场,全场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共有2000多个摊档。经营品种有蔬菜、肉类、水产、野生动物、三鸟、蛋品、中草药材、凉果、海味及观赏花鸟鱼虫、古玩玉器等十大类。市场兼有零售和批发。货源来自广东30多个县市和全国20多个省区,辐射面极广,是一个典型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它在海内外有很高知名度,也成了重要的旅游参观点。广州玉雕传统的代表作是玉球。1999年澳门回归,我省送出的礼物“九州同心”玉球,直径888毫米,镂空雕成九层,寓意九九回归。这样大型的玉球雕刻,在国内尚属首例。在这里你们还可品尝西关美食,大家都知道“食在广州”,其实说“食在西关”更为恰当。因为广州一些最著名的小吃、美点和月饼,大都集中在西关。这步行街上,驰名的特色小食店有“欧成记面食专家”、“南信牛奶甜品专家”、“伍湛记粥品专家”、“银记肠粉专家”等等。而且还荟萃了“广式月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饼”的“四大巨头”----广州酒家、趣香、莲香、陶陶居。莲香楼因其坚持用当年产的湘莲产制莲蓉,质量上佳,“香远溢清”,被誉为“莲蓉第一家”。陶陶居开创于1885年,也是广州最古老的茶楼之一,以经营中式饼食、中秋月饼和茶面酒菜驰名。“陶陶居”三个大字,有人说是从康有为的字迹中转拓而成的,但也有人说是康有为亲笔书写的。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鲁迅和巴金都来过陶陶居,为之増色不少。广州酒家位于文昌路口。因其菜肴出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整体水平见优而获得“广州第一家”的美誉。当您走在步行街上,除了繁华的商铺和丰富的美食吸引您外,您还不妨留意一下西关的特色建筑和古风民俗(也就是西关风情),或许能让您对广州有更深刻的了解。最能显示西关特色的建筑,当然就是绵延在整条步行街两旁的“骑楼”了。这种融岭南、南洋、西欧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以“凝固的艺术语言”真实地记述了广州作为一个开放城市的悠久历史。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因为广州是一个华侨众多的地方,他们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劵廊形式与广州传统的“竹筒屋”的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楼房跨人行道而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