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VIP免费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_第1页
1/2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_第2页
2/2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城关一小张小燕这是个秋高气爽的晴日,阳光和煦,秋风徐徐。我们十二位老师在校领导带领下,来到了王庄镇中心小学,送教下乡。短暂的一天中,我们不仅经历了一次公开课的历练,也亲眼目睹到一位位教师的敬业和一个个孩子的可爱,颇有感悟。一、三尺讲台,青春无悔。送教的王庄中心校,校园面积不大,但校园硬件设施令我们为之一振。满心以为农村的小学,条件必定艰辛,然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校舍中安装了空调,每个教室都配置有多媒体系统,有专门的餐厅,相对于XX县区学校,似乎还比之不及。感叹之余,不由赞叹县局领导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孩子们有秩序地分发着蛋奶工程,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课间活动,乒乓球案上总是围满了小家伙,有几个孩子手艺还相当不错呢。谁说我们的教育被人遗忘,这一切给了我们无限的信心。而坚守在这方土地上的教育同行们,对工作更是有着一份敬业精神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周围乡镇的每所小学都安排了教师来这里听课,校园里停满了远方而来的摩托车、自行车,教室内外也站满了听课的教师。为了参加这次听课,我想他们一定要起早贪黑吧,甚至还要搭上中午的午餐要凑合着吃。课间,几乎每个教室前都站几位老师,在候课听课。在走廊看到的一幕使我深有感触,乃至是感动:教室外狭窄的走廊上,有几位老师因进不到教室,便在走廊上隔着窗户在听课,尤其是在前窗下,站着两位年近六十、头发花白的老教师非常认真在听课。他们一手端着听课本,一手拿着笔,隔着窗户,凝视教室,并不时的在听课本上做着记录。此时此刻,原本我们城里教师来乡下作课时的那一点点优越感已荡然无存,我们来这里不是给他们上课,而是这些老教师们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对1工作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准求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感人的课。在作课结束后的评课座谈会上,该校的校长告诉我们,这里的老师岁龄偏大,有的都快退休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没有丝毫的职业第1页共2页倦怠,而是用满腔的热情诠释着三尺讲台的最后精彩。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初进校门,就能看得到老师们淳朴的笑脸,他们热情地招呼我们,一下子让人倍感亲切。茶的清香,苹果的果香弥漫在接待室里,还有细致的后勤服务,真是贴心之至。为了这次送课下乡,我校精心布置,合理安排,结合新课改,挑选了语文、数学、综合、英语四门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12节课,与帮扶学校的老师们共同交流。在下午的评课座谈会上,我校的作课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授课内容,把新课改下我校的理念、做法与大家共享。所有听课的老师一直都微笑着倾听着,对于每节课的闪光点,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他们都能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更象是一位位谦逊的学生。孩子们,更是令人留恋。成秀丽老师在讲课期间,将对孩子的关爱融入课堂,孩子们流着泪上完《老人和海鸥》,下课后都围着老师不让走,都想与她做个知心朋友;李丽萍老师作课时带去自己班孩子做的学具让那里的孩子们使用,并告诉孩子们可以将使用别人学具后的感受写出来,并转交给学具的作者。一下课,孩子们就围住李老师让捎信件。他们是那样天真可爱,善良真诚,让人难忘。我们送去的是一节课,也是我们的一片爱心。而这片真诚的爱心,换回的是,更是满满的自信和快乐,美好的回忆与期待。2011年10月20日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