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学校杨占俊摘要: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增加表象积累;培养观察能力;提高想象能力。关键词:表象积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初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基础学科,它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素材。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让学生首先形成形象思维,经教师指点上升到抽象思维,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教师怎样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对学生实施形象思维的培养呢?从形象思维的材料和加工角度出发,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增加表象积累积累表象能为形象思维提供思维材料,学生的表象越丰富,将越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可用直观形象材料强化充实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获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表象,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促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供基础。1、做好实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既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课外实验。通过化学实验能展示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全过程,能丰富学生的视觉表象,某些实验还有听觉表象、嗅觉表象或触觉表象,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做好实验。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借助白磷的燃烧和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两个实验,测定实验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使学生很快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样,学生获得的表象更丰富,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且记忆深刻。2、发挥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教学已将多媒体素材库、计算机、投影仪等新的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艳、音响逼真、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和优势,因此正确地选择并适时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1)当课堂实验设备不具备或者实验有较大的危险性,污染比较严重或演示效果不佳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化学实验。如教材中的下列操作都可以设置动画辅助而优化教学。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引起水倒吸导致试管炸裂;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四处飞溅等。(2)当学生在探索化学微观世界、学习化学反应机理、学习分子空间构型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模拟和放大物质结构,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微观粒子的行为。这种形象化的展示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更使其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和鲜明的表象。如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是微观的、高速的和无规则的,如果教师使用FlashMX制作课件,模拟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及照片叠加形成电子云图,学生就能很快在头脑中构建电子云概念和电子运动规律。3、讲课使用形象化语言,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教师语言表达技能的高低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讲课的语言越生动、形象,越能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表象,越能充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4、充分利用其他直观教具搞好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能给学生展现诸如颜色变化、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生动、新奇、鲜明的化学现象。教学中要借助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结合实验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模型、流程图、标本、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化学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5、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学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化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化学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化学。例如通过二氧化碳教学,联系目前乱砍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