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精神心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决定》对坚持和完善13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审计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高度,对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等作出重大部署,赋予了审计工作新定位新职责新任务,审计在国家治理系统中的地位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审计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目标任务作出部署安排,为新时代审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审计工作要在以下几方面精准发力。一要保障重大政策落实、促进党中央令行禁止。保障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新的重要职责,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持续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打破“中梗阻”,着力促进政令畅通。二要揭示重大风险隐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和风险高发的时期,推动经济高第1页共3页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艰巨。审计具有触角广、反应快的专业优势,在促进提高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的绩效,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金融、民生、环境等领域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推动提质增效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三要维护人民利益、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人民利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也是国家审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履行职责,加大对社保、“三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就业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有效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落实。四要推动完善制度、促进全面深化改革。随着各方面改革不断推进,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格局调整和制度体系变革的问题逐级浮出水面。审计可以充分利用掌握信息全面、系统、客观的优势,综合运用和深入分析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及信息,密切关注各领域改革措施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形成合力。五要制约权力运行、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作为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审计可以从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审计推动依法行政,及时揭示违纪违法违规问题,促进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二是通过审计促进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推动解决无法可依、有法难依问题;三是通过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守纪、守法、守规、尽责,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促进依法治权、依法治官。六要推进反腐倡廉、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击犯罪、惩治腐败是审计的重要职责。审计机关要不断加大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力度,重点监督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投标、国有资产和股权转让、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第2页共3页题线索坚决一查到底,充分发挥反腐败“尖兵”和“利剑”的作用。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