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科研机构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1医疗卫生科研机构设备管理部门工作存在的问题1.1尚未归口管理或上下级机构设置不统一虽然医疗卫生科研机构建制发展的大方向是归口管理,但由于各地方及各行业机构间的差异,导致部分机构仍没有独立的设备管理部门,有的将设备管理职能放在综合行政部门,有的甚至是多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大多同时承担多项职能,设备管理往往无法做到专人负责,为设备的高效管理带来极大阻碍。另外,由于行业系统内部存在上下级机构设置不统一的现象,经常是上级工作布置下来,下级机构无专门对口部门,易造成职责不清的相关部门相互推诿,严重影响办事效率,工作执行变得十分困难。1.2设备管理无专人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好、做透、做到位实属不易,它需要相关各级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及业务知识;同时,面对设备的一系列细致的管理流程及大量的设备档案整理工作,还需要管理人员具有极大的耐心。另外,从现代设备管理理念所强调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来讲,管好设备,最根本的就是对设备“一生”进行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状态及各种过往应做到心知肚明,这就需要设备管理岗位的人员相对固定。频繁更换专职人员,一方面无法全面、细致地了解设备状况;另一方面,不利于设备管理人员持续高效地同设备使用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阻碍管理工作的开展。1.3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待提高在医疗卫生科研机构中,大多数管理人员非科技业务人员,受专业所限,不具备设备使用经验,对设备原理、常规性能不了解或了解不足,导致大多数设备管理部门在工作中的角色很被动。而同时,使用部门兼职的设备管理人员虽然懂设备、会使用,但对于设备管理的理念却或有偏颇,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在无法完全同设备管理部门管理理念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工作中难免发生矛盾。以采购环节工作为例,需求部门提第1页共5页出采购申请后,设备管理部门在满足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往往完全按照部门所提需求进行采购,而大多科研人员也认为,设备管理部门就应按自己的要求进行采购,一旦采购回来的是非目标商品,便会提出质疑,完全忽略了需求本身是否合理,是否超标准备置等原因,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日益严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日渐明确,设备管理部门如果不能积极努力地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那么将无法真正从容地参与到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致使设备使用人员在设备采购计划编制、采购实施、维修、养护等工作的经费使用及可行性方面缺少有效辅助,将制约整个机构的长足发展。1.4未能同相关管理部门或组织形成联动机制设备管理部门是内部控制机制监管的重点部门,其工作与财务工作密不可分,同时要随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设备管理部门应负责从预算编制到采购实施,从使用维护到资产处置整个流程各环节的管理工作,整个过程既包括了对设备的物质形态的管理,又包含了对其资产形态的管理。而大多数管理部门似乎更重视对其物质形态的管理,对于资产形态的管理则认为完全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或是以财务为主的,这种想法容易造成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与财务制度、审计制度脱节,而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审计制度往往又是需要紧密关联的,如果设备管理部门未能将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的硬性工作要求进行通盘考虑,最终将导致设备管理流程运行不顺,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另外,学术委员会作为各大医疗卫生科研机构的权威学术机构,其成员多为资深专家学者,对业内学科动态及设备发展趋势都有着较准确的前瞻性,因此,学术委员会的针对整个机构学科发展及资源配置方面的论证意见极具指导意义。然而,大多数设备管理部门都未能有效利用起这一组织,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认为学术委员会或类似组织仅是机构内学科发展及学术领域开展工作的军师,跟设备不沾边,这无形中浪费了身边非常宝贵的资源。2牢记管理初衷,理顺职责,提升业务能力,确保工作开第2页共5页展从目前医疗卫生科研机构设备管理部门工作现状可以看出,设备管理部门能否有效运作,关系到整个机构的长远发展,作用不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