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主讲:刘泽盛皖西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注册二级素质拓展培训师Tel;13966265067E-mail:xljysy@wxc.edu.cn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四、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学校里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你知道教师有哪些别称吗?“蜡烛”、“春蚕”、“人梯”、“园丁”……你喜欢这些称谓吗?屡屡发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暴力事件:体罚言语暴力思考:是师德问题还是心理健康问题?上海教师轻度的占48%中度重度的占12%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构成心理疾病66.3%的农村小学教师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某一个方面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方面均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高达29.5%五个或五个以上方面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占4.5%广州市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比率也比较高。杭州市: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和非班主任教师。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其中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①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③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④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不如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⑤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龄而增高的趋势。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就是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失调尚未引起器质性损伤。你有亚健康状态吗?“教师亚健康的表现”人生目标茫然,工作目标不明确、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随,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惧失败。(问问你自己,你有吗?你郁闷吗?)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1、情绪衰竭表现为教师情绪和情感处了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以致放弃努力,以减少对工作的投入来求得心理平衡。2、非人性化表现为教师以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学生。轻则有意减少与学生的联系,见到学生也不大理睬,重则厌倦甚至体罚、心罚学生,把对工作的不满发泄在学生身上。3、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对自己的工作常看不到成绩,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对困难不愿努力克服,甚至产生厌教情绪。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都是心因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主要原因: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施纳诊所曾做过统计,发现500个连续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统计,求诊病人中因情绪紧张而致病的占76%;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用了40年时间,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调查,发现在21岁至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时期内,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美国生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生气十分钟会耗费大量精力,其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