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王秀花一节耐人寻味的作文课-----实验小学纪行忙忙碌碌的影子学习,我先后听了好几位老师的课,他们或平易近人,或娓娓道来,都是各有千秋,我们都在不断地吸取她们的长处,而对于她们存在的问题,也在反思自己,提醒自己。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课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王文霞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介绍一种传统文化》。听说周三下午是她的作文课,我们一行十来个人,便早早地走进三六班教室,静静地等候上课的铃声。听说的上第五单元“传统文化”的习作指导,我便为王老师捏了一把汗。为什么偏偏是它呢?在我的忐忑与好奇中,揭开了这节课的帷幕。这是一位身材修长淡定从容的语文老师,从她一开始的问话中处理中,我就感觉她非常了得,“同学们,你搜集到哪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几个同学简短的回答,老师不做过多的停留没有被这些旁逸斜出的东西所诱惑,她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这只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详略得当,但有不可不提。接下来,她以《元宵节》为例,讲了怎样整理挑选材料。注重方法的传授,不过,像这样在茫茫文字中筛选信息整理材料,对这些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不少难度的。可喜的是,班里竟然有好几位同学能跟上趟,说的头头是道,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老师在这些方面的指导有此可见一斑。在一翻实战演习过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整理资料的方法:读-----划-----变----重新组合。哦,好新鲜哦,这是我先前所不知道!这么艰难隐晦的东西,在王老师的引导下,渐渐明晰起来,好像在文字和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又好像帮孩子们造了一叶小舟,让孩子们在文字的海洋里自如地穿梭,何等的惬意。做王老师的学生,何等的幸福!我以为这节课就该“圆满”了吧!谁知王老师话锋一转,如果仅仅完成这些,只能算是一星级作文。那什么才是更好的呢不仅吊起了大家的胃口,我相信在座老师也和我一样好奇。如果能在整理筛选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感受,在佐之于开头结尾的话那就是二星级作文。再如果,你在充分了解材料后,围绕一个中心,写自己的生活的话,那就是三星级作文。王老师的话很有鼓动性,有许多学生想冲击三星级作文。但是,我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吧,学生在这方面的积淀毕竟很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王老师就给他们来了个即兴作文,口占一篇让学生对这次作文有了一个明晰的方向。虽然没见到学生的习作,我们姑且不去谈这些。单单就王老师的这次作文指导,就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想想当年自己是怎么上的这节课,我早就不知所云了,只是一味地埋怨教材,干嘛弄这么难哦,这不是在刁难学生吗?自己总感觉无从下手,就草草地了事,干脆到作文书上读一篇得了。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课,让我茅塞顿开,路就在脚下,看你是不是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尝试罢了。我佩服王老师独具慧眼,别出心裁,给我们的作文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阳光大道。既练习了习作,又学会了怎样搜集筛选整理材料,真乃是一节耐人寻味的好课。我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和这样的老师同行,也要努力地去做这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