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社区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同志们:社区服务是社区的基本功能,是社区建设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在湖里街道召开全市社区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其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文件),总结交流社区服务的经验,特别是推广湖里街道社区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在街道这个层面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刚才,大家观摩了湖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听取了XX县区湖里街道、思明区前埔北社区和XX县区银亭社区三个单位的经验介绍,他们都讲得很好。讲得好主要是做得好,特别是湖里街道的经验,有几个特点:一是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街道把发展社区服务、为民排忧解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进行“十个率先”的探索实践,特别是把涉及街道公共事务的事项集中一个场所,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进一门办事、依规范办成、按承诺办结,思路对头,体现了为民、利民、便民。二是有一个好的组织形式。通过设立街道服务中心,统一协调处理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到工作有人抓、管理有规范、服务有考评。三是有一套好的服务体系。建立了四大服务基地、七大服务体系、十八个服务网络,基本上涵盖了社区服务的方方面面。四是有一个好的运作机制。街道根据社区服务的职能和内容,采用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市场运作三种服务模式,保证了社区服务的有效运作。湖里街道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工作讲三点意见:一、深化认识,增强做好社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当肯定,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社区的整合,我市社区服务发展迅速,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涵盖内容越来越多。表现第1页共10页在:一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目前,社区服务项目已达到200多项,社区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社会保障等服务项目普遍开展,社区服务的领域涉及了居民群众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二是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市24个街道,149个城市社区,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112个社区的工作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占75%;普遍设立了社区警务室,21个街道设立了慈善超市或爱心超市;建立了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的教育、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和场所都在逐步完善。三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采取竞争上岗、公开招考、分级培训、先选后聘等形式,提高了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素质。社区普遍成立了党团员、“五老”、巾帼、红领巾等志愿者队伍,目前登记注册的社区志愿者人数达到3.8万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多万人次。四是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各街道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的方法和手段,普遍推行“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事。探索开展面向老年人的“银发安康”医疗保健服务,面向孤寡老人的“结对子帮扶”服务,面向残疾人的“代理家政”服务,面向心理障碍人群的“悄悄话室”、“阳光热线”心理咨询服务,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亲情”服务等社区服务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社区服务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区服务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发展还不平衡。各区、各街道之间发展都不平衡,岛内好于岛外,示范社区好于一般社区。二是服务设施还不完善。目前岛内仍有32%的城市社区工作用房面积还没达标,“村改居”的社区服务设施更是严重滞后,社区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三是社区工作关系还没完全理顺。目前,社区工作负担较重,行政色彩比较浓,一些社区干部忙于应付上级下派的任务,直接影响了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同。四是服务资源还需要整合。一些社区的服务项目还比较单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社区内一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