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紫禁城、明长城古建筑及科技巨著。2.用列表法归纳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初步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3.知道故宫和长城是世界建筑杰作,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学习医学家、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等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掌握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的特点。2.掌握科学巨匠和巨著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文化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科技、文化成就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认为简单识记即可。其实,科技文化成就地位也相当的重要。科技兴、文化盛,民族强。因此,本节内容学生也应与其他课程一样,作为重点来学习。【教学条件】CNIT交互式智慧平板(IT-Pad),因特网。【课前准备】起动维基白板软件,调整底色及书写笔,确保板书清晰;USB接口正常。【教学过程】师:(课前导入)同学们,请看屏幕,读一读后回答问题。HewhohasneverbeentotheGreatWallisnotatrueman.请把这句话翻译成汉语,并谈一下你怎样理解。生:学生观看,小声阅读。(非汉语形式的导入,直接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正在学英语,并不陌生。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译不出。但是,根据某些词语能猜到。教师可适当提示。课堂导入应简捷且能引人入胜,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导入的设计一般应该与本节的重点内容相关,第一印象对于学生非常重要。)生:不到长城非好汉。生: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气魄,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师:长城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明朝的长城有什么特点?本节课还有什么重大工程?明朝的科学技术有哪些突出的成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出示课题:“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师:请仔细阅读教材,梳理本节课的内容,并且要联系已学过的章节内容。生:边看边做标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建构知识网络体系。注重知识的迁移及总结。师:根据《明朝的北京城》图片,请你说一说明朝北京紫禁城。板书:明朝的工程故宫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大家先思考一个小问题:怎样读图?生:有图例的一般先看图例。(充分利用教材里的资源,学生可事先预习。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于具有规律性的问题能分门别类,总结归纳其解题思路。)师:请继续回答问题。生:上面的大城是明朝初期修建的,故宫就在其中央;下面的外城是明朝中期增建的,主要有天地坛、山川坛;这一时期修建的还有朝日坛、夕月坛、地坛。(此题较容易作答。只是语言组织方面欠缺逻辑性,若能把所学的地理知识恰当地运用其中,效果会更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我们的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师:“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故宫是其中之一。请欣赏纪录片《故宫》,注意它的布局特点及所反映的深刻内涵。(播放视频)生:静心观看。(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学生注意力集中。视频是经过整理的,贴近教材,删除不必要的内容,既简练又不失主旨。)师:请回答问题。生:故宫的建筑风格是造型雄伟、布局严整、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建筑左右对称是古代传统的城市建筑的杰作。师:这样的建筑风格反映出了什么?想一想故宫是什么人住的地方?生:反映了皇权至上。师:故宫,又称紫禁城,明清两朝皇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体现了明清一统的气派,中轴为主线,体现了和谐思想。师:既然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那么,肯定还有其他宫殿建筑,你知道吗?根据你搜集到材料进行回答。生:中国有四大故宫。分别是北京故宫、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台北故宫。规模、影响及象征意义最大的是北京故宫。(信息化社会,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搜集到这些信息。现在的课堂,是一个师生间广泛交流的平台。)师:本节课,另外一个重大工程是长城,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比较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异同板书:明长城生:不同点:1.修筑目的:秦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明长城是为了防范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