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使学生认识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解并分析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及读图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读国家图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埃及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的学习,懂得如何保护名胜古迹及名胜古迹的环境。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教学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经济对埃及的影响。教学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经济的影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提问学生喜欢旅游不?并表示今天要和学生一起游览一个充满古老神韵的国家,然后幻灯片展示一组有关埃及金字塔的图片,展示完以后已导语“今天我们要游览的这个国家,它和中国一样是数千年文明古国,灿烂的古代文明遗迹至今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旅游者,其中一种建筑遗迹如塔样,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我们中国一般称之为“金字塔”,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游览这个金字塔之国——埃及,并边游边学。【新课讲授】(一)地跨两洲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读图)仔细观察埃及的轮廓,说出埃及的地跨哪两洲。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以及埃及的陆上邻国。(小组探讨)阅读课本P76和P77《苏伊士运河》内容,结合右图,思考探讨:1.总结埃及的地理位置。2.说出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埃及境内有一条什么运河是亚非两洲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哪两个海?4.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具有什么意义?分组探讨,然后每组请代表回答。(简要小结)地理位置:非洲的东北部,亚洲西南侧,跨亚非两洲,北东分别濒临地中海和红海;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低纬热带地区,位于东半球。重要性: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由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提到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展示苏伊士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苏伊士运河相关内容,由幻灯片展示苏伊士运河开通前后的航运路程的区别,体现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及其重要性: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居民特征(展示图片)展示埃及相关民居特征图片,学生看图总结埃及的人口、宗教、语言等相关民居特征。(简要总结)人口:阿拉伯人,宗教:伊斯兰教,语言:阿拉伯语。首都-开罗(展示图片)展示开罗老新城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开罗相关文字内容。对开罗有个简单了解。(过渡)展示埃及的遥感影像图,让学生猜一猜,从图上看到最多的是什么(沙漠)导入:(二)沙漠广布(展示图片)展示埃及沙漠风光图,给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展示埃及地形图。(小组探讨)幻灯片展示埃及地形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8页图文内容,结合埃及地形图思考下列问题:1.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大约为多少?2.埃及海拔低于200米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哪里?3.结合P78图8-16读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夜间灯火示意图,思考埃及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4.埃及人口集中分布区为什么人口密集?分小组探讨,小组代表发言回答。(简要小结)地形特征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大约为:200-700米;埃及海拔低于200米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此知识可采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层层深入,探究问题。人口分布埃及的90%人口聚居在尼罗河下游河谷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因为这里水源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开发历史长,是埃及最富庶的地区,全国其他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气候特征(展示)展示非洲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简要小结)90%以上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活动)思考:在埃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其河流情况又如何呢?由此引导学生阅读尼罗河相关知识,并提问:埃及人民赞称尼罗河是什么?既然尼罗河养育了埃及人民,那么它与埃及的工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