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三)试题卷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B)。[A]《郑伯克段于鄢》[B]《齐桓公伐楚》[C]《宫之奇谏假道》[D]《烛之武退秦师》2、“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中对“归”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归来[B]归去[C]离开[D]送还3、对“天”的本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天帝[B]天下[C]天空[D]人的头顶4、“夸父与日逐走”中的“逐”用的是该字的:(A)。[A]本义[B]引申义[C]假借义[D]常用义5、《中原音韵》的作者是:(C)。[A]许慎[B]陈彭年[C]周德清[D]陆法言6、“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7、“共其乏困”中“共”的今字是:(A)。[A]供[B]珙[C]恭[D]栱8、中国古代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C)。[A]《汉语大字典》[B]《中华大字典》[C]《康熙字典》[D]《新华字典》9、下面几个形符,能表示与斧头有关意义的是:(D)。[A]弓[B]刀[C]支[D]斤10、“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B)所下的含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1、下列句子中,“以”充当连词的是:(AC)。[A]齐因趁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B]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C]险以远,则至者少[D]于是乃以田忌为将12、下列句子中“乱”字当没有秩序讲的是:(ABC)。[A]以乱易整,不武[B]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C]欲洁其身乱大伦[D]关雎之乱13、下面各组汉字,全为象形字的有:(BC)。[A]日三禾止[B]竹女衣册[C]牛贝户斤[D]马子引目14、下列句子中的“夫”属指示代词的是:(AC)。[A]王独不见夫蜻蛉乎[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C]不致夫五尺童子[D]横眉冷对千夫指15、下列属于疑问代词的是:(ABCD)。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6、“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F)17、象形字的特征是字形整体上描摹了某一事物的特征和轮廓。(T)18、“先王之制”中的“制”是动词,可以解释为制定政策等。(F)19、“欲与大叔”中的“大”的今字是“太”。(T)20、“无生民心”中的“生”属动词使动用法。(T)21、古代的“社稷”指的是土神。(F)22、“冬,晋文公卒。”属于判断句。(F)23、“虽然,必告不榖。”中的“虽然”和现代的虽然意思一致。(F)24、“饭”的本义是名词,指食物,而不是动词吃饭。(F)25、“粮”的本义是随身携带的干粮。(T)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6、什么是古今字?答: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27、“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说明句中“隧”的意义及用法。隧:名词活用为动词,钻(zhuan,四声)隧道。如果挖地深到地下泉水处,然后钻一条隧道下去(与母亲)相见,谁又能说您(违背誓言)的不对呢?2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该句属于什么句型?答:被动句,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29、“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该句属于什么句型?答: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