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基础落实一、宋明理学1.三教合一(1)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3)隋朝,儒学家提出“”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2.程朱理学(1)代表: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2)形成: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三教合归儒韩愈佛道(3)主要主张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①二程天理天理②朱熹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②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朝鲜乃至欧洲。(4)评价南宋日本难点突破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今天我们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纲要有指导意义。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都成功地把儒学和西方文明有机结合起来,这为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提供了借鉴。3.陆王心学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就是“理”。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③主张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提出“”和“知行合一”的学说。(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陆九渊心学心致良知(2)王阳明心学练习1(2009·广东文基,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解析题干中四位人物都是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们思想的共同核心是“仁”,故选A。A练习2(2009·江苏历史,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解析由题干所提供的思想内容可以直接选择。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实际上就是王阳明的“良知”思想,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D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李贽的离经叛道①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②江南一带的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③明朝后期吏治腐败,奸佞当道。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为标准。②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3)评价:李贽的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1)背景市民工商业者存天理,灭人欲(2)主要主张理解升华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1)经济因素: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②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时间: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①揭露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评价: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时间:明末清初,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2)主要主张君主专制①的思想: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3)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2)主要主张经世致用君主专制①认为世界是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②认为主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