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诗两首》课件-鄂教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诗两首》课件-鄂教版_第1页
1/46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诗两首》课件-鄂教版_第2页
2/46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诗两首》课件-鄂教版_第3页
3/46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3.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____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自学指导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节奏和停顿。自学指导2.结合背景思考下列问题,1.诗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之深?2.纸船的命运如何呢?3.作者希望纸船流到什么地方?你相信纸船会漂进母亲的梦中吗?你相信女儿会闯入母亲的梦中吗?讲一讲你的理由。4.“爱和悲哀”指什么?作者为什么把“爱和悲哀”寄给母亲?5.作者赋于纸船什么样的含义?1923年夏,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准备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告别了家人,只身乘车南下上海,又乘船远赴大洋彼岸……饱含感情地读诗,看看诗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之深,且由来已久。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不灰心的每天的爱和悲哀指什么?对母亲的思念和漂泊无依的孤独。作者赋予“纸船”什么样的特殊含义?“纸船”象征诗人漂泊海外的孤独感;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灵。自学指导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思念母爱,孤独忧伤动手写一写:___,倘若你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这是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历代文人墨客着力赞颂的主题之一,你知道有哪些歌颂母爱的诗或歌词,背给同学们听听好吗?(1),游子身上衣。(2)谁言寸草心,。(3)父母之爱子,。慈母手中线报得三春晖则为之计深远讲讲你和母亲之间令你感动的故事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泰戈尔作者简介欣赏品读朗读设计拓展延伸艺术特色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朗读设计参考: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在/我游戏/中间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品读诗人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果真是不记得自己的母亲吗?但强调自己总忘不了母亲的()、()、()。原来,“不记得”,是因为();抹不去的则是()()的母爱。实际上表达了作者记得母亲的一切,深情地写出了对母亲的()和()之情。一、阅读全诗,理解内容,填空。歌调气息眼神与母亲离别得太久太远纯洁无私眷念怀念二、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说出原因,批注在句子的旁边。三、“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一句中,“馨香”一词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从“晨祷的馨香”里感受到了母亲的气息?答:这里的“馨香”是指庙里晨祷时索散发出的缭绕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诗两首》课件-鄂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