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汾三中2014年高考备考真题模拟练习(一)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右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3题。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3.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4—5题。ab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①④③流向甲水文站乙水文站湖泊时间/h流量甲水文站乙水文站0122436②2剩余劳动人均工资T0T2T1年份剩余劳动工资甲乙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读下图,完成6—7题。6.根据图是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甲109.00109.5033.00Na乙116.00115.50b33.00N铁路河流城市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8—9题。8.由图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580等高线580山峰、高程/m河流、湖泊、瀑布桥梁Q图4310.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13.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l。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4.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民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民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回答15—16题。15.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6.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