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临安导游词临安导游词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打算工作,导游词是我们引导巡游时运用的讲解词。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临安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临安导游词1早晨,天刚蒙蒙亮,启明星还在挤眼睛呢,夏令营的辅导员就带我们动身了。大家清一色的太阳帽,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开心的第1页共84页歌声伴着我们向西天目山顶峰进发。上西天目山,走的全是一级级的石阶,石阶上苔藓斑驳,又陡又滑。一路上,大家相互帮助,你追我赶,有说有笑。路过千丈崖,不觉傻眼了,千丈崖巍然屹立,怪石嶙峋。这里的石阶别出心裁,很陡很窄。左边是悬崖,右边是石壁,要是一失足掉下去,准得粉身碎骨。当心翼翼地走过千丈崖,经过狮子岩前面一棵参天大树,就是出名的“大树王”了。它的树干看上去比圆桌还要粗。我们试了试,要7个同学才能把大树合抱起来。据林场实测“大树王”高26.5米,第2页共84页胸径2.3米,积材约43立方米。早在宋代就被称为“千秋树”,后来乾隆皇帝封它为“大树王”。树干已经空了,树根底部有一个洞,我们16个同学钻进去,还觉得挺宽敞呢。到老殿时已是中午时分,“七里亭”、“眠牛石”、“千丈崖”“狮子岩”等已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脚下。我们就在老殿外有树荫的草地上吃午餐。大家把塑料纸铺在地上,拿出动身时带的面包、鸡蛋,一边吃一边嬉笑谈天。渴了,就喝七里亭灌来的矿泉水,凉丝丝、甜津津的,喝下去忽然消去暑气。吃饱喝足了,在老殿略微休息一会儿我们接着向顶峰攀登。第3页共84页又经过两个多小时,我们最终到了顶峰——仙人顶。站在顶上,只觉得冷风习习,一阵阵凉意,使人忘了此时正是燥热的夏天。遥望四周,薄薄的云雾覆盖着连绵起伏的青山,使人心驰神往,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就像万顷碧波中的浪花。往下一看,山脚下的天目旅馆只有半个方桌大小。盘山马路似乎一条米黄色的带子,将西天目山从脚下一圈圈围到山顶。“大家快去看天池!”随着喊声,同学们都向着一处巨石叠起的高处走去。待到近前,只见其中一块石头上凿着“浮玉”两字。据说天目山古名浮玉山,因为东、西天目山顶上各有一池,左右相望终年第4页共84页不涸,故称天目。农科所徐叔叔告知我们,西天目以树木的多、美、奇、古、大、高组成自然爱护区,有近3000种草木、树木汇成了天目林海。世界上40种稀有树木,天目山占了23种。有一棵老白树已有1500多年,最高的一棵树有56米高。西天目啊西天目,你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到处是无价之宝。当火红色的太阳压在山顶的时候,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下山了。回头望望那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西天目山,她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壮美了……第5页共84页临安导游词2这个秋假,我跟父母及挚友三家人到临安的天目山游玩。小时候虽然来过天目山但是却早没有印象了,这次来,我倒是抱着很大的爱好,所以兴冲冲地跟着父母来了。我们来到天目山,一抬头就能望见很多郁郁葱葱的大树,眼前一片绿色,这绿色看得让人心里不禁非常愉悦,欢乐。我蹦蹦跳跳的走在了最前头,感觉好像好久也没有这么逍遥自在过了。要爬上天目山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刚起先走了一段路到还不觉得累,只是走久了就不再那么轻松了。这楼梯有许很多多,要往下爬倒是很简单,可是第6页共84页往上爬可就没那么简洁了。这里的楼梯高凹凸低,是由许很多多大小不一的石头拼接而成的,有时走路,还会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虽然特别的累,而且还口干舌燥,但还是不忘和妈妈埋怨几句话。走着走着才发觉,这往下走的路也并不是那么简洁的,其中有一段路的每阶的楼梯都非常的短而窄,这路异样陡峭,很像我们在爬黄山时走的路,有非常的惊险。走起这段路来可真是令人心惊胆战,但我还是坚持自己走完了这一段路。最终我们领会到了四面峰和大树王的美景。令我一向最深刻的还是四面峰。我们花了千辛万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四面峰。听第7页共84页到四面峰这个名字,我一起先还以为是一座山峰呢,其实只是一个亭子,虽然这只是一个亭子,但风景着实不错,四面都有山峰,还有很多的云飘在这些山峰旁边,云里雾里,隐隐绰绰,远远地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