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农村,带农民科学致富第一篇:创建新农村,带农民科学致富(最终版)创建新农村,带农民科学致富自从2007年我任晁庄村支部书记以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成员和全体党员的支持配合下,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引导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脱贫致富里顺工作关系,关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自2007年底,我们村两委班子调整以后,我们为村里做的第一件事,事情虽然不大,但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是散养户养的羊啃麦苗的事,我们村委会成员在镇派出所的配合下利用白天看夜里堵,见麦地有羊就抓,彻底杜绝了羊啃麦苗的事,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有几位群众对我说的话,我至今难忘,他们说“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把这件事情不断的坚持下去”。我深知这是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还提出更高的要求。改变村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2008年开春我们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盖气了村级活动场所,在盖办公室期间,我们与涉及的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房屋调整、鱼塘赔偿等工作。我们村干部利用三天三夜时间找土买土三百余车,基础设施就投资了3万余元,后又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投资了近10第1页共13页万余元盖起了村级活动场所。使我们党员群众有了学习和交流的地方。我们村干部有了办公场所。2008年5月—7月份我们又充分利用了党的政策,筹集资金约15余万元,硬化了近1000米得水泥道路。政府还用了3000余元对村里两条生产路进行了整修。建沼气池80余个,并对一户困难群众的危房进行了改造,治理了村里“脏、乱、差”的现象,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有位群众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记忆犹新,他说:“今年是你改变晁庄村的基础建设年啊”,这也是群众对我们村干部工作的肯定。2008年底到20XX年初我们群众对村干部有了新的看法,我们又抓住了这个时机,对群众又做了大量工作,对村里宅基地进行了调差解决8户急用宅基盖房的急需户,这8户村民的宅基一向村里申请多年,但一直都没能解决。经过村干部的调解,现已解决。有一位群众对我说了一句话,使我非常激动,他说:“赵书记啊你这次解决了我们村十几年来未曾解决的,并且后十年还不会在发生的打问题”。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我村现有人口630人,耕地945亩,由于地势低洼,多年来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收效不高群众致富很难,根据这一情况,我和村两委班子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仅仅围绕农业增效这一目标,立足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并XX县区种子公司密切合作,调整和改造了800亩小麦粮种生产基地,使农民人均增收500余元。2007年我又经过多方研究,认真考查,利用本村低洼地的实际情况,在县委县政府“水产XX县区、科技兴渔”的号召下,并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首先承包了60余亩涝洼地进行了淡水小龙虾的养殖,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我的带领下又有十几户村民对本村和邻村的空闲多年的涝洼地进行了承包养起了龙虾,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到1500亩。形成第2页共13页了老砦镇淡水小龙虾养殖基地。由于传统的分散养殖模式,缺乏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粗放,品牌意识较弱。为了规范养殖打造小龙虾品牌,增加农民收入,我决定成立“XX县区玉龙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县工商局登记备案。有了合作社的凝聚力,村民的干劲也打了,资金不足,利用国家的优扶政策,帮助货款100余万元,发展龙虾生产,合作社以发展到拥有生产基地1500余亩,固定资产100万元,年产量375吨,产值520万元,利润300万元。现有员工76人,管理人员12人,技术人员8人,主要从事淡水小龙虾的养殖,销售技术咨询等业务。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合作社成立后,围绕“发展龙虾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方针积极为社员办实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水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有机野生,天然无公害也成为人民的追求,合作社引导社员不断适应市场,不断地对社员组织培训,现场指导,引导社员打破常规的传统的养殖方式,大力推广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形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