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孔乙己1上课用VIP免费

孔乙己1上课用_第1页
孔乙己1上课用_第2页
孔乙己1上课用_第3页
1、了解文章背景,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2、掌握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3、把握文章主旨,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所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曾说,这篇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1、小说的三要素是、和。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和四部分。3、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和。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一)听读课文(一)听读课文要求:1、注意生字词的音形义;2、划分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一部分(1-3)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第一层(4-9)交代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第二层(10-11)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第三层(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铺垫)(二)(二)1、“孔乙己”这个名字的由来,文章为什么以此为题?2、如何理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3、文章在刻画孔乙己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找出相应的句子。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肖像、行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手法、衬托不回答睁大眼睛说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不屑置辩颓唐不安写出了孔乙己的虚荣和穷酸气写活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孔乙己已经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一)(一)思考:1、课文第一部分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2、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有关孔乙己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找出来并分别加以评析。3、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1:课文第一部分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1)酒店的格局——人物活动特定的空间(2)故事发生的时间——清末(3)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对比短衣帮:站、外穿长衫:坐、里“我”——线索人物2: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有关孔乙己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找出来并分别加以评析。(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味。(2)酒客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疤,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孔乙己受尽了成人的取笑,感到孤苦寂寞,只好向孩子说话。他把毫无用处的“回”字的四种写法当做学问来炫耀,说明他中封建教育的毒害很深。而“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4)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了孔乙己的善良而又迂腐可笑的形象。他只有在年幼无知的儿童面前,才能得意忘形地乐一乐,这更足以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独。(5)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这是情节的高潮部分。孔乙己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尽了摧残,他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大约”表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小说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请问你是如何理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的含义的?(二)默读课文。(二)默读课文。要求:1、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2、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人生的原因。3、在孔乙己身上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而又自视清高、自命不凡的读书人;他好逸恶劳、迂腐麻木、自欺欺人,因而穷困潦倒、饱受凌辱;同时他也是一个本性善良的悲剧人物。1、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2、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社会原因:贫富悬殊,阶级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