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主备人:柏梅审核:九年级语文组课型:教学目标:1.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教学重点: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教学难点:感受美的内涵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共同感受美。欣赏几幅美的图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呢,今天让我们随着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一起来《论美》。(板书课题、作者)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思考:1、文章谈到了哪几种美?你能看出最高境界的美是哪一种美?2、作者是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美德最美”这个观点的?举例说明。3、培根的随笔,都是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他的话常常被引为格言。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做一张“美的格言卡”。三、解决问题1、文章谈到了哪几种美?你能看出最高境界的美是哪一种美?参考: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美德)“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内在美重于外在美。所以在三者中最高)美德最美板书: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美德)教师活动:展示几幅图片,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2、作者是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美德最美”这个观点的?举例说明。明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3、培根的随笔,都是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做一张“美的格言卡”。多媒体显示格言卡版式1(老师也做了一张格言卡,先抛砖引玉)美的格言卡格言: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推荐理由:以宝石为喻,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宝贵。(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制作格言卡,进行交流时间约5分钟)美的格言卡:(预案)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2、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3、美是不能指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4、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分析理解:1、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2、一个人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3、美不可能有统一的规范,个体与一定的机遇和环境相适应,整体和谐那就是美。4、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5、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教师总结:通过格言卡的制作,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么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语言准确、精练、含蓄、蕴含哲理……(学生诵读课文,能背出这些格言名句。)四、探究拓展1、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学生各抒己见)示例:如范仲淹、文天祥、周总理等2、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美在于发现”,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学生各抒己见)示例:为身患绝症的同学捐款。乐于帮助同学解决难题。3、有一位同学经常因为自己的容貌不够漂亮而苦恼,作为好朋友,请你写一封短信劝说他(她),在信中要恰当的引用文中的语句。要求:运用文中的一些观点或语句进行劝说。100字左右。五、教师寄语拥有美,犹如拥有冬日的阳光,温暖了别人,也会温暖你自己。学会热爱,学会珍惜,学会奉献,你就是最美。六、布置作业。背出文中的格言名句。教学后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