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理想信念是个体、政治团体、社会、国家奋斗的目标和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做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和关键。2020年11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四川省内10所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抽样问卷调查。所选10所高校中,211重点大学1所,省属重点大学3所,省属一般本科院校2所,高职高专学校4所:共发出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9份,有效问卷回收比例为90.8%。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注点。数据显示:92.8%的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有着自己的具体认知,没有考虑人生理想信念的大学生仅占5.3%。选择“让自己和家庭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的排在第一位,占到了59.5%而“及时享乐,过好每一天”的大学生占到了7.5%。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数位列第二,占25.8%,从整体上看,目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呈现出多元性,只关心自己个人理想和理想虚无的大学生群体值得关注。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困境。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受到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部分学生滋长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忽视社会责任,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物质的需求和倾向被放大。在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学生养成了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习惯,不能吃苦,经受不住挫折的现象明显。在学校教育方面,高校的教育仍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一环,但在当今形势下其作用受到了挑战。数据显示:有55.8%的大学生认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学校起着关键或重要的作用:但也有30%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作用越来越小;11.3%的学生反映目前学校理想信念教育讲大道理太多,同学们一般不接受。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当前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亲和力和说服力,以说教和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不适应高校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个体成长及社会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学习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意识双重锻造的过程,两者应当同时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崇高的理想信念可以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拥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强劲的精神动力,行为上保持积极的精神风貌和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呈现多样化,社会现实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难度加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数据显示,在大学期间“迫切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占31.5%;“希望”加入的占43.5%;“递交申请但顺其自然”的占13.9%;“不愿意”的占10.2%。大学生对加入中国共产党持希望态度的比例占到了75%,有10.2%的学生对入党持否定态度。可见,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原因复杂多样,面对复杂多样的递交申请原因要做好正面导向。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希望入党的理由中,选择“成为优秀人才,为党的事业做更多贡献”的占到了43.9%;“为了就业时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单位”的占21.5%:“觉得入党后荣耀,感觉好”的占21.8%;“为将来更好发展积累政治资本”的占8.9%。由此可见,尽管有75%的大学生表示希望入党,但为了崇高社会理想而选择入党的仅占43.9%,因为面子上的荣耀、就业、积累政治资本这三项原因而希望入党的总共占到了52.2%。这样一组数据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在当前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等现实状况面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对国家、民族、党的利益考虑得比较少。面对这一令人担忧的情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数据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显示,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目标、指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