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VIP免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_第1页
1/2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_第2页
2/2
教学效果评价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杨老师充分落实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注重算法忽视算理的教学模式,力求借助数学模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杨老师本节课借助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架起算理与算法之间的一座桥梁,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悟计算的道理,在开始的时候,学生根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之后,课件显示点子图,让学生把一本书看作一个点子,显示每行14个点子共12行,“这么多的点子就是14x12的积,你想一个一个的去数吗?”学生第一反映是“太多了,太麻烦了”,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计算吗?然后教师让学生拿出点子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在图上分一分,算一算,求出一共有多少本。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不同的分法,教师在充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之后,引导学生交流汇报,体验验证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使学生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找到这些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背后隐藏的共同特点应该是“先分后合”,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个新知识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或者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旧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找到最优的算法。随后教师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进行计算,找到计算正确的学生进行板演,再让学生全班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又引领学生,将竖式、横式与点子图进行沟通,看看刚才哪幅点子图的分法能够直接反映出竖式的计算过程。此时学生的思考又从无意识的分一分,算一算,达到了有意识的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从刚才大家汇报的众多的验证方法中,找到与竖式计算相匹配的的分法。这时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了一次飞跃。此时的学生将竖式计算过程与点子图相对比,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背后的道理,引领学生由简单的会计算这个层次转向深入理解每一层积所蕴含的意义。此时的学生才是由掌握算法而转向真正理解算法背后的算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就是要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课堂上,点子图使用的价值在不断的扩展,点子图的模型为学生创设了数学交流与想象的机会,使枯燥的计算教学换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的让学生有所期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