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建设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校园网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人们对它倾注了极大了热情和期望。然而,当校园网建成后,很多问题应运而生,如:设计目标无法实现、没有合适的应用软件、后续的维护费用不堪承受等等。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在校园网建设前没有作出合理的、总体的校园网建设规划,没有全面地、仔细地考虑校园网的应用问题。本文就建设一个既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学校网络化办公、管理高效等要求的实用型校园网建设基本要素,结介已建校园网应用调研实际的回顾,针对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关键词:校园网建设应用教育信息化引言:校园网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服务器、各种网络设备连在一起构成一个局域网络,就是校园网。真正的校园网应该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构建的一个能与internet接轨的高速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它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各种教育行政事务管理等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利用和充分共享的网络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了解信息的渠道和应用平台,更是教育信息化向前发展的关键。这样的校园网络才符合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即“以网络为基础,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为教育教学服务”。1.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1对校园网认识上存在误区校园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还不成熟,人们对校园网普遍缺乏全面深人的理解和认识,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见。有的学校将校园网的建设作为一种目的、手段(如为了进人省级或市级重点学校等),而没有重视网络的运用问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1.2缺乏科学的规划方案由于初期的校园网建设规划方案由系统集成商从自身利益出发单方面制定。学校决策者又苦于不懂网络技术,只好轻信网络承建商对规划方案的所谓先进性的宣扬和承若,对规划方案缺乏必要的科学性论证,当然,所建校园网不能满足教学应用需要。有的需要升级或再投入改造后才能正常使用;有的在应用领域仅局限基本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忽视了校园网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其次才是考虑兼顾教育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容易造成资金重复投入和浪费,更谈不上实用和应用效益。几十甚至几百万的先进设备也就成为供检查、参观时的摆设。1.3盲目攀比不切实际一些学校为了赶教育信息化时髦或为了提升学校“档次”,把评省(市)重点学校、炫耀学校实力和招揽生源作为建校园网目的,盲目上马。有的学校在建设校园网时初衷是好的,想一步到位。把本校的校园网建成全当今技术和设备最先进、档次最高的现代校园网络。于是,在设计、规划校园网建设方案时,虽然也了解了兄弟学校的网络建设情况,但没从其经济、实用的角度去研究和论证。是去和兄弟学校攀比!不从应用实际和自身经济实力及教学应用实际出发,在设备的选型上追求高档、服务器的数量力求多(各种功能服务器一样不少),为了一步到位,甚至举债建设。这样做的后果是既增加了学校的还债压力,又没达到够用、实用、好用的目的。1.4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应用在对已建校园网应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校存在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重网络轻应用的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学校资金暂时紧张或规划建设方案时就根本没有把应用系统软件和教学软件资源建设纳入建设规划中,想的是先把网络建好再说,下一步有了资金再搞软件建设。这样做的后果是网络虽建好了,但由于没有相关软件作教学应用的支撑,步入“有路无车”的尴尬!造成网络建成后无法用于教学实际或应用水平欠佳。其原因就是在硬件装备、软件(含教学资源)投入、人员培训等几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实施。通常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投资理想比例为硬件、软件(含教学资源)、培训三者为3:5:4,然而多数学校其资金投入比例失衡。所建校园网因种种原因就成为了一个办公网络。他们都忽略了建校园网的最终目的是用于教育教学。1.5忽略教学资...